深度报道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培厚阅读习惯还须慢工出细活

光明网评论员:图书节走了,读书的氛围留了下来。21日,满载社会各界爱心的“一人一本爱心图书”捐赠专车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庆典广场正式发车,启程运往西藏拉萨。随着装载有5万册爱心图书专车的缓缓离去,为期7天的2013北京国际图书节也落下帷幕。

自古孔子有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国文化的耕读传统,更与汗牛充栋的赞誉读书识字的诗文一起,成为国人的骄傲。但现实斗转星移。据说此前,印度工程师孟莎美一篇名为《不阅读的中国人》的文章在微博走红。文章说,作者在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发现,玩iPad打游戏的基本都是中国人,竟没人读书。孟莎美感慨,一个有着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现在的国民却难以坐下来看书。

这话虽不是盛世危言,却也忠言逆耳。前些日子,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2年,18至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6.74本,尽管这个数字比2011年的5.77本上升了0.97本,但与周边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我们不怎么爱读书了,这是无疑的事实判断。2011年,一本外国人写的《低智商社会》就发现:在中国,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书店却寥寥无几。仔细看看,真正读书的,要么商道厚黑,要么成功秘笈。那么,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这么不爱读书了呢?

有两个细节,足以为这个问题提供答案与思路。一是9月23日《现代快报》消息称,听说《十万个为什么》出新版本了,市民刘先生兴冲冲地赶到书店,想给上幼儿园的女儿买上一套。但看到价格时他愣住了,一套竟然要980元。二是2012年,莫言很热,但文学依然清冷。莫言小说长居畅销榜首,但买回去细看的有几人?至于莫言故居一下子涌进的各色“朝圣者”,他们爱上的也只是树苗、萝卜的“喜气”,整个中国文学顶多也只是“与有荣焉”罢了。

这就是中国人阅读的真实现状。事实上,古今中外,良好的阅读氛围,离不开四个要素:一是信奉美好、心灵纯粹的创作者与书写者,二是懂得并能在文字的常识与诗意中栖居的性灵,三是以读书为荣、为乐、为资本的社会游戏规则,四是自上而下将阅读视为时尚与乐事、将不读书视为悖谬与耻辱——这是一个完整支撑全民阅读习惯的链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好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媒体透露,《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起草工作始于今年3月,现在已经征求了3轮意见,总局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今年,在国民阅读普遍缺失、实体书店生存艰难等大背景下,阅读日、书香中国、阅读立法等一系列政府行为在国内施行并引发强烈关注。尽管这些官方行动会引发一些质疑与反弹之声,但如果看看早在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就签署法律,规定当年为美国“读书年”,而日本文部科学省2001年就出台并实施了《儿童阅读推进法》——我们还是会发现,这些公共文化责任范畴的权力作为,不是多了、早了,而是少了、迟了。

图书节也好、阅读立法也罢,培厚阅读习惯,需要出钱出力、更要用心,这是“慢工出细活”的浩大工程。但愿在未来的中国,谈论读书不再是一件故作风雅而略显矫情的事情。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