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实践是哲学之本

摘编:真正的哲学只能是其所处时代人类智慧的一种理论升华,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则是各个时代人类智慧的唯一来源。哲学归根结底是对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抽象,是对人民集体智慧的一种“开发”。一切思想和理论都迟早会有过时的那一天,永远活力四射的只能是正在进行着且永远不会停歇的人类生产实践。

“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这一动词性短语从根本上暗示出哲学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作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仅负责陈述人们对世界的总的观点,还要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抛开活生生的人类实践活动,既有的哲学理论就会沦为死气沉沉的教条。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背弃了实践而“移情别恋”的学问根本就称不上是真正的哲学。

而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浩如烟海的书卷束缚了研究者的思维,前人的著述而非当下的实践成为学术研究的起点,完成自己的著述而非指导新形势下的实践成为学术研究的终点,一场纯意识领域的“头脑风暴”在狭小的书斋里悄然完成,而窗外广阔天地之间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则无暇顾及。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所带来的哲学困境是普遍而广泛的,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为害尤甚。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抛开实践去搞理论研究就等于违背了自身的方法论。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的重任,而无视现实实践活动需求的闭门造车,不仅与党和人民的期望背道而驰,也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创新发展。

长期以来,一直有学者试图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研究范式,进而否定其作为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并列的独立哲学形态。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化的时代指导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纯粹的“人民哲学”形态。中国传统哲学主流思想的核心目标是修齐治平,做“帝王师”;西方哲学经久不衰的最高理想则是建设“理想国”,培育“哲学王”。这两大哲学形态就其目的而言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驭民之术,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人民求解放的革命哲学。

马克思与恩格斯所开创的由人出发并最终再回到人的研究路径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始终与人民群众相伴相依。一切忽视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观点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切不以指导人民群众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目的的理论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密切联系群众是研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二法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必须始终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还应当主动为人民提供科学方法论的指导,由此引发的直接结果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加以总结、精炼、概括、简化,以一种简单通俗的形式向大众普及推广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质就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武装民众,将“批判的武器”派发到人民手中从而展开“武器的批判”,使认识世界的精神力量实现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回馈人民群众“养育之恩”的基本途径,也是其必须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又一明证。

真正的哲学只能是其所处时代人类智慧的一种理论升华,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则是各个时代人类智慧的唯一来源。哲学归根结底是对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抽象,是对人民集体智慧的一种“开发”。一切思想和理论都迟早会有过时的那一天,永远活力四射的只能是正在进行着且永远不会停歇的人类生产实践。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由此成为哲学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矿藏。只要哲学研究者们真正地意识到人民群众之于哲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就再也不会舍近求远地埋首于文本之中,而是深入到群众中去,一面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民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一面虚心聆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当下第一手的实践经验。这一过程就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事业必不可少的“人民反馈”环节。通过这一反馈,那些死板的教条、空洞的说教、过时的成见和缺乏现实依据的谬论因为与现实的人民实践相抵触而被证明为错误和不合时宜的,从而能够被尽快地从哲学理论框架中清除出去;同时,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因急需先进方法论的指导而被迅速提上哲学研究者的科研日程,使得哲学研究有的放矢,具备了明确的方向感,从而极大地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效率及其服务于群众实践的实际功效。

现阶段,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似一股清新之风扫清了困扰哲学研究发展的迷雾,为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蓬勃发展指明了道路,即研究者们要自觉将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向人民群众及时输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接收来自民间的第一手实践经验和“人民反馈”来作为新一轮研究的原料。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必将在今后的理论实践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毕文锐)

http://news.gmw.cn/2013-11/02/content_9365950.htm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