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教育经历过两次重大的教育革命。如今,第三次教育革命正向我们扑面而来。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而应拓展为家庭教育、企业教育、社区教育;也不再局限于正规教育,还有非正规教育;有现实的课堂,也有网上课堂、在线学习;有学校学习,但终身学习更加重要。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都伴随着相应的教育大革命。与原始部落相适应的是落后的、群居式“原始的集体教育”,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是个别化的、个性化的、分散的农耕教育,与工业文明相适应是规模化的、标准化的、集中化的、班级授课式的集体教育,与未来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将是个性化的、分散化的、网络化的、生命化的个体教育。因此,从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视角看,人类教育经历过两次重大的教育革命。如今,第三次教育革命正向我们扑面而来。
上个世纪末,蒋笃运和赵桂英两位学者提出过“四次教育革命”的说法。他们从教育思想观念、教材、教育技术、教学等视角剖析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的4次教育革命:即第一次教育革命是学校和专职教师的出现,第二次教育革命是文字的出现,第三次教育革命是由于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而引发的,第四次教育革命是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应用而引发的。其实,“四次教育革命说”仅是从教育方式的改革而言的,还不是教育的根本性变革。因此,我们认为,人类的教育革命应该是根本性的革命,而不仅仅是教育技术领域带来的单一变革。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的教育发生根本性变革主要有3次。
第一次教育革命:从原始的个别教育走向个性化的农耕教育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初形式。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文化科学知识落后,教育还处在萌芽状态。原始社会的教育既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门的教师和教材,教育方式主要靠年长一代的言传身教。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紧密围绕着社会生产劳动进行,没有与生产劳动分离,教育内容以传授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技能以及从事渔猎、采集和原始手工业劳动的经验为主。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离出来,多数教育活动都是分散的、个别进行的,随时随地地开展教育活动。当然,那时也没有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由于私有财产的形成,出现了阶级分化,原始社会解体,人类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在文字出现后,专门从事教育的学校出现了,学校最早产生于东方的埃及、巴比伦、亚述、印度、希伯来、中国等文明古国。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专门的学校教育,也出现了从事教育的教师。特别是到了春秋战国的“轴心时代”,教育进入了个性化时代。诸如老子、孔子、孟子、荀子等都主张个性化的“因材施教”。在西方,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从基督教耶稣到佛教释迦牟尼,都是主张个性化教育的代表。
因此,人类的第一次教育革命是从原始社会的非正式教育到奴隶社会出现学校、教师的正式教育,是从个别化教育走向个性化教育,是从无组织的教育到有组织的教育,更是从低级的教育走向相对高级的教育。主要特征包括:
教育目的:原始社会的教育是简单的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个别传授,目的在于培养普通劳动者,让每个人能够生产劳动和维持自身生活,提高对自然的认识。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统治阶级的人才。
教育组织: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教育组织,也没有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员。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则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学校和教师,出现了官学和私塾共存的教育组织形式。
教育内容:原始社会的教育由于没有文字,内容主要是简单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内容没有系统性,主要是一些零散的、碎片式的经验和感受。然而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文字的出现,形成了系统的文化知识。因而在教育内容上,除了系统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外,还出现了各种政治典籍、文化作品、宗教、礼仪等,教育内容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教育方式:原始社会的教育是简单的口耳相传,即基本上是年长的对下一代自发的个别性传授。而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由于学校和教师的出现,教育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形式。教育成为了有目的、有组织、有秩序的专门性活动,教育方式也由原始社会的自发的偶然的零散的教育方式,演变为有目的集中的定时的个性化教育。
教学规模:人类的第一次教育革命的教学组织是小规模的,方式是简单的,内容是较为单薄的,总体上是适应农业社会发展需要的。
总之,人类的第一次教育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向农业文明的飞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推动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第一次教育革命也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
第二次教育革命:从个性化的农耕教育走向班级授课式的规模化教育
在封建社会后期,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与农业社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个别化的、分散式的农耕教育,逐渐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工业文明。一些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积极倡导新式教育,反对封建的落后教育。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需要大批有一定知识和技术的产业工人。于是,批量式、标准化、集中化的班级授课制走上了人类的历史舞台,人类的第二次教育革命开始了。
与人类的第一次教育革命相比,第二次教育革命是从原始的个性化教育走向了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规模化的教育。主要特点在于:
教育目的: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人才,特别是工业化的应用型人才。
教育组织:从第一次教育革命的个性化教育走向了以班级授课为核心的规模化的现代学校教育。
教育内容:第二次教育革命带来的重要变化,就是教育内容变化。除了传统的教育内容外,还增加了工业文明需要的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新能源等教育内容,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多元化的内容体系。
教育方式:第二次教育革命带来了集中的、规模化的班级授课制,改变了以前分散的、个性化的教育,使人类教育进入又一个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带来了适应工业文明的现代学校制度,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得到不断调整,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并确立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例如,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倡导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主张教师决定一切。
教学规模:以前的教学规模是小规模的、个性化的教育,人数相对来说较少。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学校规模越来越大,而且学校分类也越来越细化,形成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甚至是研究生教育的种类齐全、功能完备的教育体系。适龄儿童基本入学,形成了超大规模的学校教育。
第二次教育革命本应是第一次教育革命的个性化教育的延续和完善,学校为主、课堂为主、教师为主,为工业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工业文明的规模化扼杀了个性化教育,走着一条以班级授课制为核心的规模化教育之路。
第三次教育革命:从规模化教育走向生态化、分散化、网络化、生命化的个性化教育
当前,人类历史又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在被喻为“人类第二次进化”的信息化引领下,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交互融合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这次工业革命的实质,就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创新、融合与运用,从而导致社会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等方面的“革命性”变革,使人类进入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社会。
时下,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更加广阔,教育已经突破了空间限制。第三次教育革命是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在校学习和在家自学、教师教和自学、教授式和网上学的混合式,小班化、在家化、个性化、协作化新的学习模式的出现,将使人类第二次教育革命带来的以班级授课制为核心的规模化教育发生革命性影响。第三次教育革命将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社会相适应。主要表现如下:
教育目的:培养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各种人才,特别是大量基础性的数字化的劳动者、创造性的研发者、生物圈的管理者和优秀的服务者。
教育组织:从班级授课制为核心的规模化的学校教育,走向分散式的、数字化、网络化、远程化、家庭化的、个性化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打破学校教育组织的单一形式。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特别是面对3D数字制造技术、能源互联网等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及各种交互式网络平台,人才培养内容将把前沿信息、纳米技术、生物科技、地球科学、生态学、系统理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纳入到课程体系,注重从学历转向学力、能力的培养。
教育方式:网络教育、游戏化学习、虚拟社区与现实课堂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不断涌现,消解了传统培养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实现了超时空的学习和超时空的互动。未来,数字化学校、数字化教师、网络课堂、远程学习、在线教育、云教育、云计算、大数据等虚拟化、扁平化的交互式学习平台,游戏化学习、因材施教、翻转式课堂、远程视频教学等将成为学习的新途径。
教学规模:在第二次教育革命带来大规模教学的基础上,第三次教育革命又将使教学规模适度缩小,走向以分散式、翻转式的个性化教育。班级授课制将被打破,教师与学生将是平等的互助者、学习伙伴。
总之,第三次教育革命将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而应拓展为家庭教育、企业教育、社区教育;也不再局限于正规教育,还有非正规教育;有现实的课堂,也有网上课堂、在线学习;有学校学习,也有终身学习,而且终身学习将更加重要。第三次教育革命在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培养、专业素质的培养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创新品质的培养和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注重亲自然情节的培养,唤醒同理心。第三次教育革命打破学校人才培养的一元化格局,构建起互联网平台上的学校、家庭、企业、社会一体的交互式人才培养体系,将形成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周洪宇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鲍成中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江苏省江阴市?nbsp;山湾实验学校副校长)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周洪宇 鲍成中
原文链接:http://www.jyb.cn/Theory/zjld/201405/t20140502_58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