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小故事在微信中流转:一个年轻人崇拜杨绛,高中毕业时给杨绛写了一封长信,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并倾诉自己的人生困惑。杨绛的回信诚恳而直率:“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当下,读书不多却想得太多的年轻人并非个例。电子媒体时代,微博、微视频、微小说等新形式的出现,让大学生得以更方便、快速地获得信息。娱乐性、消费性的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固化为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此同时,传统的、深度阅读的习惯却与大学生渐行渐远。
当碎片化、快餐化、功利化的“浅阅读”渐成趋势,不少专家担忧,长此以往,会导致其思维碎片化,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足,以及难以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等一系列问题。
不用纸的阅读
碎片化的阅读成趋势
遥想上世纪80年代,电视机数量极少,阅读成为年轻人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黑格尔的《美学》、李泽厚《美的历程》、汇编的《萨特研究》等哲学书籍,以及《红与黑》等外国小说都是年轻人竞相购买的对象,不少地方的新华书店还出现了排队购书的景象。
但反观今日青年人的阅读习惯,阅读载体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在学校的路上、在食堂、在教室,我们总会发现很多人或是低头浏览手机,或是戴着耳机听“有声读物”,或是手捧“电子书”阅读。“我喜欢阅读,但平均下来每天只有不到半小时读书,因为我平时上网浏览信息更多。”宁夏大学大四学生高芬说。
记者采访中发现,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不少同学表示,平时学校的课程安排比较多,加上大学校园里的学生活动丰富多彩,“没有时间”“没有阅读的冲动”等理由使得同学们平时会更多地选择上网、“刷微博”和“上微信”等阅读方式。耐下心来阅读、思考,阅读经典文史哲书籍的大学生更是少之又少。“我会利用很多零碎的时间来读书,比如等公交的时候,我就会把手机拿出来读一读。最近,我比较喜欢听书,前一段时间完整地听完《平凡的世界》,这样积少成多就读书较多”,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郑凯怡就是典型的代表。
尽管电子化阅读具有携带方便、容量较大、可选择范围广等优势,但是不少专家还是直言,利用零散时间进行的阅读,获得的是碎片化信息,令读者无须严谨思考,容易患上思维 “惰性”。正如《娱乐至死》一书的作者尼尔·波兹曼所言,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阅读变得轻盈的同时,也开始变得不再严谨。
一组数据耐人寻味,据报道,2012年,中国出版的图书达到了414005种,册数为79.25亿册,出版图书的种类和数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根据《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的图书阅读率却仅为54.9%,国民人均仅读4.39本书。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显示,北欧国家国民每年阅读量多达24本书左右。
功利化的阅读
为考试而读大行其道
步入高校附近的小书店。记者发现,在这些书店多是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等英语辅导书,以及计算机考试、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工具书,数量占据书店图书总量的半壁江山。书店老板表示,大学生对于工具类的书需求较大,因而这类图书销量要比人文修养类图书销路更好一些。
北京林业大学大二学生江曼说:“面对未来,有时候会感觉比较迷茫,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剩下的时间不知道看什么书比较好。我们周围很多同学,会看英语书,不仅是为了考四六级,也希望对未来工作有帮助。”
“由于课本的趣味有限,体会不到读书的快乐,很多同学的阅读兴趣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被磨灭掉了,在大学阶段自然不会自觉主动去阅读。”山西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荣梓汀说,“不少同学的阅读,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为考试而阅读的占绝大多数。”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尽管无论是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任课老师都会不定期开列书单,要求同学阅读,但由于不少专业书晦涩难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加之老师推荐书单之后,却没有很好的反馈和验收环节,不少同学在记录下书目之后,并不认真阅读。
“我能理解现在的孩子面临着各种考试的压力,要考各种证书,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李伟教授表示,“但很多资质较好的孩子,并没有在大学期间为自己找到明确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才会在他人考取各种证书的时候盲目跟风。加上当前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短期功利主义倾向,也让阅读、考试、获取知识均变得功利起来。”
“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哲学家笛卡尔的话启迪我们阅读需要长期的积累,速成式、功利的阅读,或许关乎成绩,但却无法关照个人涵养与性格塑造。
跳出阅读怪圈
培养“深呼吸”式的阅读习惯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大学里,他们应该如何进行学习,如何利用好有限时间恰当地阅读,跳出阅读的怪圈?
“不得不说,微博、微信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乐趣,扩大了我们的信息量,是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经之路。因而,我们也不能一味将之视为洪水猛兽。但是在信息化大环境下,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体都应该认识到在现在信息泛滥的情况下,要保持头脑清晰,逐渐养成系统化、结构化思考能力,平衡好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关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郑伦表示。
专家们建议,尽管以提高英语水平和准备就业为目的的阅读也必不可少。但是,碎片化和功利化阅读不应成为大势所趋,应该适可而止,毕竟大学生还是应该致力于以拥有完整知识结构、塑造性格、提升涵养为目的的阅读习惯。
“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提升自己阅读的水平,要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还有专家指出,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地引导,而且要从小学教育阶段便开始,不能让学生的阅读只是停留在课本范畴,要让学生学会在海量的书籍当中学会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并在此基础之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老师也要做好学生的阅读引导,鼓励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与深度思考,让学生们意识到良好读书习惯的重要性。”浙江金华宾虹小学语文教师盛婉彬对此深有感触。
记者了解到,不少高校已经采取多种努力,培养与引导学生养成“深呼吸式”的阅读习惯。中国人民大学就在2014年新学期之初,在2013级本科生中实施“读史读经典”活动,力求实现大学生智力与人格双重发展的目标。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方案,学生将在大一下学期到大二上学期集中安排为期一年的研习计划。其中“经典历史著作课外阅读” 纳入通识教育模块必修课,“原著原典选读课程群”纳入该模块选修课,各计2学分。必修课分为“史学阅读”和“读史实践”两部分,“史学阅读”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精读2本、泛读3本通史和断代史经典,每学期提交一份读书报告;“读史实践”要求学生至少参加10次与历史相关的实践活动,项目后期进行总结评估、 汇编笔记和调研,形成活动成果。
读书是大学文化最有机的组成部分,于大学文化的塑造、于青年学生的成长都十分有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提出,“希望人民大学的学生,在本科毕业离开母校的时候,头脑里要装着20部经典历史著作或其它经典著作,以此增加对历史纵深的认知厚度,拓宽分析问题和观察问题的历史视角,形成科学的方法论。”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赵婀娜 章正 王舒媛
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4-04/24/nw.D110000renmrb_20140424_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