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校友、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 裴端卿)1965年,我出生于湖北荆州的一个乡村,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我15岁进入华中农学院农学系,1984年毕业,1985年通过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留学项目资助去美国留学。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期间,我一直保持比较乐观的心态,对科研有较高的兴趣。几乎每天都与各种各样的细胞打交道,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很多种类的细胞,很有趣,也很有意思。作为一名新手,实验常常是失败、失败、再失败,但突然有一天成功的时候,我就会非常开心。
2002年,我回到清华大学工作,自己的实验室逐渐由肿瘤生物学研究转向细胞命运调控的研究。到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工作后,研究内容集中于多能干细胞诱导的机理及方法。科研团队中有本单位自己培养的学生,也有海外引进的人才,其中的骨干已经成长为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
我们团队很有趣的研究工作之一,就是将尿液中的活细胞诱导为多能干细胞。通俗来讲,就是从尿液中提取人的废弃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通过不同的因子组合诱导成为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人为控制定向地分化为不同器官组织的功能细胞,为将来的人工组织或人造器官进行了基础知识的积累。
去年,我们团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干细胞多能性与体细胞重编程”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这是国内首个干细胞基础研究创新群体。在这个团队里,70后、80后成为主力,非常有创新活力。过去10余年间,我们团队立足广州,得到了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以及地方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得我们在“干细胞多能性与体细胞重编程”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团队的优势和力量。
我们整个团队选择的科学问题很清楚,就是了解细胞从一个细胞状态演变成另外一个细胞状态的机理,或者说,是细胞相互之间转化的基础规律。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就像空气一样环绕着整个团队。与此同时,我们想把自己已经知道的规律,或者是全人类在这方面已经发现的规律,用于某一个具体的疾病或损伤修复。我们现在将团队分为不同的小组,有研究造血系统的,有研究肝脏分化的,还有研究牙齿再生的。
要想充分发挥团队的创造力,需要充分发挥团队组成人员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协同攻关。令人高兴的是,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打造了一支勤奋敬业的科研团队。
有了团队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支撑,我从来不觉得科学研究创新很辛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5月19日,我们在《自然—细胞生物学》在线发表了最近的进展——发现细胞重塑是重编程早期的必需事件。2011年底,我们课题组发现并破解了体细胞“变身”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的分子障碍,相关研究论文被干细胞期刊《细胞•干细胞》选为封面文章。早在2009年,我们团队发现维生素C可大大提高体细胞转化为iPSC的效率,该项研究成果就被选为封面文章刊登在《细胞•干细胞》上。这个研究不仅为体细胞重编程研究开启了新方向,还对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其营养价值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我们团队最大的愿望是发现并解析一些细胞命运调控的机理,并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一些疾病的治疗研究。比如从尿液细胞变成神经干细胞,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还远远不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们的团队会不断努力。
(本文为《光明日报》转载,相关链接:http://news.gmw.cn/2015-05/22/content_15743755.htm)
人物简介:
裴端卿博士,我校84届校友,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国家“863计划”生物医药领域专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生殖与发育”重大研究计划专家,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目前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基金等多项科研任务。他的代表性学术成果发表在《自然》《自然—遗传学》《细胞•干细胞》等国际期刊上,共计70多篇论文,被引用30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