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在前所未有的大好时代奋力成才

党的十九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伟大宣言书,也是当代青年在前所未有的大好时代奋力成才的冲锋号!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方位看,中国人民正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断提高并逐步走近国际舞台中央,中华民族面貌正发生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给青年成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大舞台;从时代发展大势看,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得学习的内容前所未有的丰富、学习的形式前所未有的多样、学习的途径前所未有的便捷,为青年成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学习环境;从党和政府对青年成才的认识和政策安排上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十九大报告末尾专设一段阐释青年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七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位居前二。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党和政府对青年工作前所未有地高度重视,为青年成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保障!当代青年可谓生逢其时,赶上了如此波澜壮阔、机遇无限的伟大时代!研究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应该珍惜时间、抓住机遇,奋力成长为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专业本领过硬、勇于担当责任、国际视野开阔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研究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奋斗目标,信念则表现为对这个目标及实现这个目标的认知、热情和执着的程度。理想和信念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互补性,所以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2013年5月,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2014年5月,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理想信念是前进的动力,也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有些人认为理想信念太虚了,离生活现实太遥远,没有什么价值。这种看法是相当无知片面的,而且很可悲。有这种看法的人往往没有什么理想信念,所以也体验不到理想信念带给人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强大精神动力,以及理想信念带给人的心灵上和生活上的方向感、责任感、价值感、充实感、愉悦感、成就感。当然,理想从来不是个人的自由意志!个人的理想只有同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才可能实现;只有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相结合,才可能大气魄、大格局、大成功!总书记关于“青年如何认识理想信念”、“青年应该坚定什么样的理想信念”的系列阐释,为当代青年的人生定位指明了方向。

研究生要提升道德情操。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具有教育、评价、引导、凝聚等功能。总书记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他认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优良品德是青年立身之本,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基础。有才无德,其行不远。总书记一贯强调德才并重,以德为先。他曾引用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之语,进一步阐述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所具有的基础性意义。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中,他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为此,广大青年应自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要培养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遵守科研诚信,恪守学术道德,为个人健康成长成才打好基础,为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贡献力量。

研究生要掌握过硬本领。本领是能力的通俗说法,能力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和活动质量的个性心理特征。“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是总书记对青年们的殷切期望。早在1983年8月习近平同志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时,他在全县青年“三热爱”教育大会上就曾指出“部分青年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渴望成才,渴望干出一番事业,或者说渴望成功和荣誉,但是真正要干的时候,却又拿不出真本事来了。他们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必要的技能本领,聪明才智还处在潜伏时期,这类情况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振兴正定、建设四化不是一句空话,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够实现的,它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真本事、扎扎实实的硬本领”。研究生教育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学习手段、强调专业性、突出创新性的教育,研究生在扎实掌握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知识的基础上,特别要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但目前正如刘延东副总理所指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我们与发达国家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最大差距。我国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前沿性、创新性不足,缺乏时代性和国际视野……­博士生在开辟新研究领域、运用新视角新方法、提出独创性见解等原­始创新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成为广大研究生锤炼本领的重中之重。

研究生要勇于担当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应该承担的分内事情。不同的角色肩负有不同的责任。作为研究生首先应对自己负责,理应珍惜时间、热爱生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努力学习钻研,争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该对自己的家庭、学校、导师、同学负责。进一步讲,研究生群体作为未来高级人才的预备队,仅仅停留在上述层面是不够的。他们更应该有家国情怀,更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意识,更应该去担当那些看似不该由他个人承担的责任,此之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豪气,此之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追求。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组委会给徐本禹的颁奖词写道:“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2013年12月,总书记在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广大研究生要树立这种大担当的胸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最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地方去,在对自己负责的基础上,对周围的人和更多的人负责,对社会、对民族、对祖国和对人类负责。有大担当,才能有大作为。

研究生要开阔国际视野。视野本意指“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国际视野是指人要看到全世界的状态、变化和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各国在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正快速提升,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发挥着重大影响。2016年9月,总书记在致首届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开学典礼的贺信中指出:“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青年应该通过教育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合作意识,共同开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十九大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对全球治理日益全面的参与以及“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促使国际组织和机构以及国外中资企业急需大量具有较强外语能力、跨文化理解力和合作力、特定专业能力并能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人才。目前,按照中国向某些国际组织和机构缴纳会费的比例而分配给中国的岗位数量直线上升,但往往招纳不到足够的合格的中国雇员,最后只好由别国的人选担任本该由中国人担任的职位,真是一种尴尬!实事求是地说,经­历过研究生教育的人最为合适、最有希望、最具潜力应聘国际职位。广大研究生要强化国际意识、全球意识、全人类意识,开阔国际视野,提前锻炼和充实相应能力,在走向世界、为国效命的过程中构建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

当前,在学校学习的研究生,基本上都是25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不到30岁,21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强国时,很多人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是这一代研究生朋友全过程参与和见证的过程。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青年人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机会、更有条件、更有可能去建功立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何等的幸运和光荣!

不过在现实中,我们也看到有的人意气风发,大步向前,有的人却哀叹“知道无数个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后者没有真正去践行听到的道理,没有把道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圆规之所以能画出漂亮的圆,是因为心已定,脚在动。道理只是告诉你什么可以改变人生,行动才真的能改变人生。真正聪明的人,很容易把他人尤其是老师、领导、长辈等所积累和传授给他的经­验,消化吸收为自己的j经验并运用于自己的成长实践之中,于是就把握了先机,进步很快;稍微聪明一点的人,能根据自己成败得失的经­历,思考提炼一些经验,于是也明白了一些道理,虽然奋起直追,也有成功的希望,但已经丧失了许多时间和机会;还有一些人,别人告诉他道理,他或者不屑一顾,或者领悟不了,自己又缺乏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从自己的经­历中也吸收不到有益的经验,更不会去实干苦干,这样的人就只能始终稀里糊涂地活着,个人难以成功,可能还怨天尤人。广大研究生要努力做第一种人,真正领会总书记的良苦用心和谆谆教诲并付诸行动,在前所未有的大好时代奋力成才,终不负伟大时代的馈赠和自己宝贵的青春!

(本文作者系胡守强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研工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本文刊发于2018年1月号《中国研究生》杂志。)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