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华中农大教书育人岗位一线,有这样一群辛勤耕耘的导师,他们坚守岗位,立德树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华农精神,“不张扬、不浮躁、不盲从”的华农品格。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编者走访了部分研究生,让他们讲述发生在师生间的点滴故事,试图透过获得2013年度研究生指导老师“教书育人奖”的11位导师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的事迹,走近可爱可敬的华农人,窥见我校导师群体立德树人工作的全貌。
李大鹏:让学生如鱼得水的“大鹏哥”
“没有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指导的老师。”1975年出生的李大鹏说。在学生眼里,他就是“大鹏哥”。“大鹏哥”是水产学院教授、博导,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动物生理学》主持人。在研究生指导上,李大鹏保持海纳百川的开放思维,他认为,研究生的培养跟养鱼一样,不仅要提供健康良好的环境,还需要耐心的培育和照看,鱼儿才能健康成长。
对进入团队的每一个研究生,李大鹏都会详细介绍团队课题范围,帮助学生找到课题兴趣结合点。与“成果导向”相比,他更倾向于研究生个人综合能力培养,刚上研一的“小鱼”们,实验记录不太规范,他会认真检查,逐一提醒,过两周,学生们养成了规范记录的好习惯。“大鹏哥”还为英语水平有限的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每天8小时精读一篇英文文献,第二天和老师见面,先汇报再听讲解,通过专门训练,学生很快就不对英文文献犯愁了。“大鹏哥”还一直关心毕业生就业,不仅为学生求职面试进行指导,还积极推荐就业单位,常在学术会议上向同行举荐自己的学生,帮助“鱼儿”找到适合自己的水域。今年毕业的“大鱼”、2011级硕士研究生郭威即将进入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工作,谈起offer,郭威感激地说:“多亏了大鹏哥三年的严格要求和平时的教诲!”
罗朝喜: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
和研究生聊天是植科院罗朝喜教授每日的必修课。他每天日程很满,但总留下一段时间走进实验室和研究生谈谈。“同学们迷茫的时候,一个电话就能约出罗老师,一番畅聊,心中的困惑多半能解决。罗老师不会给出具体答案,但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帮你分析各方面利弊。”学生陈淑宁说。罗朝喜能准确说出每个研究生的兴趣爱好,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合理规划人生和职业,鼓励个性发展。罗朝喜说,“每个学生都像是自己的孩子,关爱学生就要走进他们心里去,努力发现其闪光点和兴趣点,让他们学有所用。”他的实验室每周至少举行一次交流会,他不仅认真听实验进展,还主动了解他们的困难,想办法解决一些问题。听说一名留学生经济困难,罗老师拿出2万元给她交了学费,这名博士十分感动,每天清早7点赶到实验室,她说除了努力学习,找不到更好方式去感恩老师。
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的同时,罗朝喜也经常他们探讨社会热点,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奉行榜样的力量,平时工作中总以身作则,想要研究生做的自己先将其做好。在罗朝喜看来,教师的工作是有形的,但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无形的,教师的职业就是用有形的言行,默默地对学生施以无形的影响。
吴春梅:一丝不苟的严师慈母
天色渐晚,夕阳洒在人文楼一间堆满书籍和材料的办公室,电脑前,师生两人聚精会神盯着屏幕,老师敲着键盘,学生凝视着文字若有所思,未发觉夜幕悄悄降临,也忽略了稍显疲惫的身体……这,就是吴春梅老师和她的研究生平凡而又充实的一天。
工作繁忙,吴春梅从不降低对研究质量的要求。说起吴老师对学术论文的严格,小李感触颇深,爱读文献肯琢磨的小李拿出第一份论文时信心满满,没想到老师第一句话就泼了凉水,“文章逻辑有点问题,行文拖沓,拿回去在我批注的地方修改,要明确主旨,直切主题。”几天后,吴老师让小李到办公室一起修改,几小时的反复斟酌,文章基本成型,吴老师却说:“这篇文章是为以后做个理论铺垫,你回去研究一下实证方法,找时间驻村调查,然后将理论和数据结合起来分析,更有说服力。”小李内心五味杂陈,以为触手可及的成功,顿时非常遥远,尽管失落,她还是按照要求,花了近一年时间打磨。再次将论文交给老师,吴老师再次提出改进意见,文章结论部分没有很好解决研究发现的问题,建议小李重新构思。小李委屈地说:“对策建议都是大牛们思考的,我这水平哪写得好,还不是新瓶装旧酒!”吴老师鼓励道:“学术研究其实就是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你的研究主题比较前沿,回去整理思路,丰富一下关于结论对策的论述,会是一篇质量很高的文章。”小李憋了一股劲,最终在一本权威期刊上优先出版。近些年团队成员在权威期刊和CSSCI刊源发表了数十篇文章。
高翅:把时间变多的引路人
高翅是园艺林学学院风景园林系教授、学科领头人,兼学校副校长,承担教研与行政双重任务的忙人。在学生眼里,他一直和学生在一起。他对学生的教育关怀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很多人批评学生浪费时间刷朋友圈、刷空间、刷微博,高翅巧妙地利用这些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他利用微信平台关注和分享专业知识,“景园307”是他与学生交流最主要的微信群,他几乎每天都在群里分享与专业相关的各种资讯、行业动态、学科前沿、植物与建筑知识等。他还向学生推荐有价值的公众平台如肖庄园林、成功故里等,积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他的镜头聚焦于华农的一草一木,身边的一点一滴,上班路上、下班途中、出差在外,他总能敏锐感知身边的美景美物,几乎每天都会在朋友圈上传身边感动,述诸文字,传递“风景园林让生活持续美好” 的理念。高翅常说风景园林师对自然、对事物要有敏锐的感知力,要有艺术家的眼睛。他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慢慢地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感知身边事物的主动性,不知不觉,他的学生也会随时随地上传美景美物,这更是一种交流和分享的精神培养。朋友圈中,他时常在学生分享的美景下点赞,鼓励学生,学生们誉为“点赞王”。
李艳军:给学生平等和信任的力量
“去办公室才发现,老师在我的稿子上一字一句做了修改,连标点修改了。”研究生黄庆节谈起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记忆犹新,本以为会挨批,他的导师经济管理学院李艳军却说:“你没写过正规论文,不知道句子要求和语言特色,我就一句句给你改了,再给你讲讲为什么,方便以后你再写”。深受感动的黄庆节,毫不犹豫地选择李艳军做导师,接下来的学业中,他更体会到了师生之间平等和信任的力量。
“从没有严词厉色,也没有指责批评。”研究生们都说李老师太和蔼了,不管在学术上还是生活中,总是像春风暖入心底。只要学生有急事,李老师不管多忙,在哪,都会赶回办公室,哪怕只是一个签字,不让学生多跑一遍。从这点滴温暖之中,传递出一种严谨认真、勤勉上进的科研态度,以及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向上的力量。她始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学生提出一些有新意的设想和观点,她会发自内心的给与肯定赞扬,即使学生的观点存在问题,李老师也不会简单否定,而是一起深入分析推导,直到达成共识。遇到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和她的课题关联不大,李老师同样会鼓励学生坚持下去。对于需要补充实证数据的,她会主动联系学生:“这个研究很有意思,我建议你试着收集下实地资料,有困难我帮你解决。”
张红雨:兴趣构建师
“一位好的导师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信息学院张红雨教授常说。每位初次进入实验室的同学,都可先咨询学长和分管导师,再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感兴趣的方向。2011级硕士研究生傅靓彧选好方向、开始工作之后,发现对实验兴趣不大,犹豫不定是否改方向。张老师给他及时沟通和细心指导,后来,这名学生参加了3D基因组学研究,建立了染色体结构自动建模方法,并在Nucleic Acids Res.(IF=8.278)发表了论文,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优硕培植项目;2009级硕士研究生王忠义,从微生物方向调剂到生物信息学专业,张老师同样帮助他找到兴趣结合点,最终这名研究生在药物信息学方面提出了基于医学遗传学的老药新用理性方法,并在Nat.Biotechnol (IF=32.438)发表论文。
不管每天多忙,张红雨总会抽出时间到实验室指导20多名同学的学习、研究,包括课题进展和实验上的问题。对其他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张老师也为他们指明发展方向。有一个学生对美工、做网站这些信息技术感兴趣,张红雨并没有简单否定,而是让他把做图、做网站与生物结合起来,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在同学们眼中,张老师不仅是老师,更像是一位陪伴在身边的亲人。他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人文关怀。
孙智达:风度翩翩的课堂
“把课上好是我的责任”是孙智达教授的口头禅。
孙智达主讲的《食品毒理学》、《天然产物化学》和《功能食品》等专业课都是本院学生的最爱,连夜晚档的通识课《食品安全卫生》也常常座无虚席。事实上,孙老师课堂从不点名,他说:“我要用我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他上第一节课和最后一节课最有特点。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孙老师一定会西装革履、风度翩翩,他认为,上好第一节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开启整个课程尤为重要。这一节课里,不谈考试、如何考勤、什么是重点,而是真诚地与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和成长经历。最后一节课的考试——他对本科生的要求是课上不给课件,课下不划重点;考试内容理论结合实际,对结果讨论分析。试题中还包括课后留下的思考题,目的是让本科生养成阅读文献的习惯。孙老师给研究生布置的课程论文必须手写,旨在督促学生阅读文献,做好笔记,从中获取科研启迪而不生吞活剥。结业考试为零客观题,全部以论述题的形式作答。这样特殊的考试给研究生们出了难题,但对专业综合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此外,强烈的责任心也内化为对待教学工作的动力。一些课程上过十几遍,每一次都认真备课,把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收到讲义中。他说,实验失败可以重来,上课没学到新知识,耽误学生一辈子。
史志华:为学生打开世界之窗
2004年以来,史志华教授一直在资源与环境学院从事研究生教学和培养指导工作,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壤学、资源环境信息工程等博士或硕士点指导研究生35人。
史志华非常注重将国内外学术前沿思想引进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为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和了解学科前沿,他创造条件先后送2名博士研究生去荷兰国际土壤信息中心学习交流,4名硕士生去中科院水保所学习和从事课题研究。
为了给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史志华经常不辞辛苦地邀请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际同行及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张光辉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雷廷武教授等国内知名学者与研究生交流,在我校成功组织了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得到大大提高,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所有毕业博士均能在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发表2-3篇SCI论文或获得专利等成果。
此外,史志华先后申请到国家科技支撑、973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研究生培养经费充足,保证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石德时:给学生“打下手”的严格老师
动科动医学院研究生肖启龄的课题是“猪肝羧酸酯酶的表达谱和品种差异研究”。为了提取“猪肝羧酸酯酶”,她注定要与猪打交道。一次,肖启龄和师兄按惯例从通城把猪拉回来,到学校时已是下班时间,兽医院猪舍关闭,工作人员也下班回家,眼看五头小猪不知放置何处,导师石德时教授得知情况,把猪拉回家,养在自家地下室里,这样的情形不止一次,无论是剖猪取样时发现液氮不够,还是还在兽医院饲养的猪饲料用尽,每次研究生遇到困难,石德时总是第一时间给学生“跑腿”,给学生打下手。
石德时对待学生科研要求毫不含糊,每周都要学生汇报进展,汇报时,石老师事无巨细,连试验中所有关键试剂的药物浓度,她也会和学生一起再算一遍,询问配制过程是否合适。她还亲自带着学生做实验、整理数据,在她的帮助下纷繁的数据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石老师说,“自己做学生时也不想向导师汇报,现在明白,爱学生,不是放任自由不管他,而是时刻将实验进展放在心上,严格地要求,促他成才。”
学生的想法与她有分歧时,石德时不否定、压制学生,而是尊重个性,通过沟通与讨论解决问题。“石老师通情达理,她做决定时总是为我们的前途考虑,甚至很多时候,她会让步。”研二的和熙贞说。石德时说,“只要用心,就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韩鹤友:让学生获得最大增量
“让课题组每个研究生都获取最大增量”是韩鹤友教授的育人理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韩教授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践行。
埃及留学生Mohamed Frahat Foda是2011级的博士研究生,刚来课题组时不仅汉语基础为零,而且化学基础薄弱。韩鹤友考虑他以前是生物方向,给了他一个化学生物交叉的课题,指导他先学习基础化学知识和基本动手技能,再深入课题研究。在韩教授的耐心教导和专业指点下,Foda克服了之前的种种困难,成功合成了新型的量子点,并将它成功运用于癌症细胞的成像。两年多的时间,Foda从最初的门外汉变成了现在的CuInS2量子点专家,多次在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上发言,并获得专家们一致认可,而且还以第一作者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发表了科研论文,影响因子5.008。
为了使课题组每个研究生都获得最大的增量,韩教授总是尽他所能给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实验条件。他还带病指导学生实验,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王革娇:亦师亦母亦知己
“能见证自己的学生在我的帮助下进入婚姻的殿堂是我最大的幸福。”一位样貌严慈的“红娘”如此说道。
一头乌黑短发,一身干净利落的打扮,眼神和蔼,是王革娇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对她的学生来说,她既是一个思维开阔、认真严谨的好老师,也是一个体贴入微的好母亲。她常对学生说:“师生是缘,既然是缘分,就该彼此珍惜。”严慈相济的教育方法,让学生们对她又爱又敬。
在科研问题上,王革秉持娇严格要求的原则,在生活方面,她采取的却是温情攻势。她提倡尊重学生、因材施教、亲如家人,使学生信任老师,获得自信。每年实验室都会迎来一批新成员,她总会耐心教导,不时给新生提出犀利的问题以鞭策他们深入思考。给家庭困难的出国留学生交保证金,为实验室的学生做红娘、当证婚人,组织羽毛球赛、乒乓球赛并积极参赛……说到她,学生们总是滔滔不绝。每逢年关,她总会邀学生们去她家,亲自下厨,包正宗北方饺子、烹制国内外各式料理;与学生们倾心畅谈,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指导学生处理好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问题。在三尺讲台,她是一个细心严谨的科学家,一个博闻强识的好老师;在台下,她是愿意为学生们围上围裙亲自烹饪,关怀入微的好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