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先贤雅事】杨新美:踏遍青山为菇农

杨新美(1911年—2005年),植物病理学家,真菌学家。对油菜菌核病寄主范围和生态特性的研究有较大贡献;在食用菌资源开发、人工栽培及遗传育种研究上成就卓著。

自掏腰包 鼓励种菇

1979年春, 杨新美赴日本考察食用菌产业发展,考察所见所闻令他暗下决心,要“尽快把祖国的食用菌事业搞上去”。

回国之后,他在鄂西北和陕南山区一路跋山涉水,开展食用菌生产资源调查。

在随州市三里岗区杨家棚村,村民靠卖炭勉力维持生计,大片山林被破坏,乡亲们日子过得苦巴巴。调研中,杨新美发现,“这里很适合栽培香菇!”三里岗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栎木资源,正是引导农民致富的宝藏。

当时山区闭塞,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未吹到,当地农民并不认为香菇能给他们贫困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杨新美拿出自己的课题经费和个人收入补贴给香菇种植户,无偿赠送优良菌种,每种一个段木还补贴农民1毛钱。不仅自讨腰包贴经费,杨新美和他的助手还把香菇生产从制种、接种、菇场管理,到害虫害菌防治、采菇、烘烤、分级等一系列技术都带到村里,进行现场示范和讲解。

就这样,山区农民种菇的热情被激发起来了。1981年初,杨家棚村的农民纷纷种植香菇,菌种供不应求。很快,农民发现种植食用菌不抢农时,不占粮地,投入少、产出高、收益快,有的尝到甜头的农民自发地在家门口贴上了“教授下乡来,农民发了财”的对联。

苦中作乐 选育良种

1979年,杨新美定址三里岗的木瓜园,把它作为全国第一个进行香菇良种选育及其新法栽培的基地。

为了找到合适的品种,年近七旬的杨新美亲自带队,翻山越岭采集野生香菇、木耳菌种。他白天跋山涉水的去采集菌种,晚上回到居住的旅店进行菌种的分离。采集到菌种后,必须得等到夜深人静之时,房间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时候才能进行菌种的分离工作。

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跋涉奔波之后,共采集到181个野生菌种。1980年3月上旬,接种工作展开。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山上的几间四面通风、屋顶透光的土坯房就是杨新美他们的住宿点,做饭的炊具等都是当地外贸部门临时送来的。“当时没有电,就点煤油和蜡烛,木板上铺稻草就当床了。” 杨新美教授的学生吕作舟回忆到。当地农民眼中的杨教授,则常年是一套中山装、两套工作服轮换着穿,生活特别简单,工作紧张时一天只吃两顿饭。

学生们回忆,当时的一个小快乐就是:节假日里师生小聚时的一份“香菇炖鸡”。这道极其难得的“硬菜”,既能品尝到自己的研究心血,又可以好好改善下伙食。

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杨新美和他的研究生进行蹲点试验,一待就是数年,精心筛选出“7925”、“7917”两个高产品种,开发了打孔接种、树皮封口、浸水催菇等技术,使香菇段木栽培从半人工栽培跨入人工栽培的历史性跨越,段木产量激增10倍。

30多年后的今天,随州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交易集散地和区域性菌种生产供应基地。

(本文由学通社记者刘晨整理,资料来源于各类史料档案、纪念文集、重要文献和主流媒体公开报道,限于历史久远,如有错漏,敬请指正)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