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时评
首页 / 狮山时评 / 正文
【言论】也谈党员教师的规与矩

俗语有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学是学术的象牙塔,培养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庄严圣殿。由此,大学和学人也需要循规蹈矩么?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规矩是七十岁才需要的么?

答案无疑是明显的。如果说党员干部的规矩是党纪与国法,不能“越过灶台上了炕”,不能吃共产党的“饭”而去砸共产党的“锅”,那么,对于大学的党员和教师而言,大学的规矩在哪里?心中的底线、红线、高压线是什么?这个“规矩”,是越来越宽松,还是愈发严格?乍一看,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又其实,这也是一个答案不言自明的问题。

我们不妨来看看大学的职责和要义所在。古语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其实点出了大学教人向善的宗旨所在。及至现代,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也好,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罢,育人、崇尚真善美,是不变的真理。德国哲人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如何育人?育怎样的人?该遵循或讲求怎样的规律?近些年来,教育即生长,“教育是农业”的观点颇受欢迎,有学者认为:要“以农业化的思维方式思考教育”,英国创造力研究专家肯•罗宾森教授提出,“我们应用农业化的思维方式思考教育。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学生不是产品,而是有机体,他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和气候,作为农民,任务是保证种子拥有最佳的生长环境。”

“种子”需要自由的空气和呼吸。由此,大学教师的天职不言自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好,学生自由生长的“构建师”也罢。如果把育人比喻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系统或系列进程,大学教师,无疑是这个农业环境中的“设计师”,须创设情境,助力学子全面成长成才。对于这些“设计师”而言,勤勉劳作、“不违农时”,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人尽其才,是其职责所在,亦是其遵循所依。栋梁可参天,但切不可无所依规,倒伏潜行、恣意生长。

正如火车离不开铁轨与地面,梦想离不开云朵与天空,自由依托纪律而存在,大学崇尚的学术与自由,依然有其限定,有其皈依。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作为一名高校的党员干部,可以豪气干云、气象万千,也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我们从事的不是任何一个其他的工作,而是一项崇高的无以复制的事业甚至是伟业,以灵魂唤醒灵魂,以生命点燃生命,以情感触动情感,光荣的大学教师们,除了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以外,还须充分认识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还要严格遵守大学的根本大法——大学章程,还须恪守大学的各种纪律和规矩,包括“四有”好老师的严格要求、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教育部“红七条”的明确限定、学术研究无禁区且课堂讲授有纪律的明文规定等,绝不是随心所欲、无所遵循、来去自由。

最后,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标准和要求,我想,“传道授业解惑”,任何一个合格的师者或伟大的师者,都会以无悔的青春、充沛的激情、严格的纪律去从事这项火红的事业的!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