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时评
首页 / 狮山时评 / 正文
【言论】创新教学应开启师生“慧学”新局面

今年是“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年”,以“创新方法 提高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热烈而惹眼,学校推出了很多的翻新观念,发出了师生齐力共鸣的变革呼唤。我们呼唤更多多彩的个性课堂,更多善教的个性老师,更多乐学的个性学生。这些呼喊,都源自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期待,对教师更加投入教学的期待,对学生更加投入学习的期待。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课堂,我们希望它成为更加鲜活的求学场所,“大鱼前导,小鱼从游”,师生在双向交流中共同成长。课堂要精彩,必须创新教学,而创新教学的落脚点始终跟求学的主体与获知的方法分不开,精彩的课堂、个性的老师、乐学的心态,对知识的获取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怎样让接收的信息被长久存储和即时提取,则需要开启师生“慧学”新局面。

“慧学”的前提是“会”教“会”学。作为学生,要树立向学的姿态,能主动参与到求学的课堂。学生不把自己当成看戏的观众,而要成为舞台的主角,与老师一起“腾挪翻滚”,“玩转”课堂,把“要我去学习” 变成“我要去学习”。要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宅在宿舍漫游游戏世界,被虚拟世界迷惑;不低头沉醉于方寸屏幕,被网络信息绑架。作为教师,不能将自己当作讲台上的“发言人”,指点江山,侃侃而谈,而要更多地去发现台下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需求点,主动去询问,去搜集,去接纳,真正做到“视学生为己出”。只有身体力行,真正置身于求知的环境,才能“求得真经”,获得共同成长。

“慧学”的基础是“博”教“博”学。大学课堂里,老师讲授的速度远远快于中学时代,一本三四百页的专业课本可能30来个课时就结束。老师的讲授不会将书本内容全部涉及到,而结业考试的内容也不会将老师讲授的知识全部囊括。学生此时如果觉得相应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很少,则进入了求学的误区。真正做一门学问,要有博览群书的意识,对于一门课程,除了将课本“吃透”,更应该借阅相关课外书适当拓展知识面,加大学习的广度。学生不能因为掌握了“考点”就止步不前,老师也不应该单单满足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要通过拓展学习的宽度来让课堂成为思想交流、碰撞的天堂。除了专业知识,学生亦可以学习老师身上的其他品质,老师也可以从学生身上学习朝气、青春。

“慧学”的关键是“慧”教“慧”学。好的学习方法无疑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除了复习知识的技巧以及应考技能之外,更应该以一种“智慧”的学习姿态。对于生动活泼的课堂,学生学习自然能更加投入;而对于相对来说没那么多“惊喜”的课堂,学生也应该去发现“精彩”点,让这些精彩的瞬间带动自己学习的情绪,从而更深入地进入到课堂求知的状态。而对于老师而言,学生积极听课的课堂,要懂得从学生的反应中了解到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容易接受的授课方式;在学生沉闷的课堂,要能够从学生的状态反馈中得知哪些使他们感觉枯燥无味。好的课堂总是师生互惠互利、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都在双向交流学习中向前行进。

“慧学”的结果是教“会”学“会”。课堂的终极目的是育人,是让学生学有所获,任何一种创新教学方式都必须保证让学生充实脑袋。书本知识的烂熟于心并不能算是“学会”,学生收获了知识,更要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去应用。学校学院等各育人主体应该加大力度打造“第二课堂”,让学生积累的专业知识找到用武之地,得到积极而全面的释放,并在实践中加以细化与完善。老师也应该深入产学研联动模式,用自己的学识为行业服务,引导和引领产业发展,同时也让产业技术的更新来升级自己的储备库。

(本文作者:动科动医学院院长 赵俊龙)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