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时评
首页 / 狮山时评 / 正文
【言论】让课堂鲜活起来

3月31日下午,钟秉林教授来校作了一场题为《大学人才培养要应对新挑战》的辅导讲座,这也是我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首场专家报告,笔者听后感触很深,报告人提到了两个插曲尤其引发注意。钟秉林说,因为工作关系,他去过的学校较多,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现象,一个是大学城建设中,新校区无一例外的延续了老校区的建筑风格或文化符号的某些细节(笔者认为这或者是难以割舍的文化基因);另一个则是,在很多中学、甚至是小学课堂,都设置有讨论区、讨论组,已逐步实行了问题式、讨论式教学,而在当下的大学课堂,教师是“绝对权威”,一块黑板、一个人,讲授一整堂课的现象还很常见。坐在台下的我,顿时有种“狼来了”的感觉——我们如何拥有更好的课堂,让课堂更新更活?以高招改革为先导,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仅从课堂这一“断面”来看,改革更是时不我待,千万不要让中小学课堂倒逼大学课堂!

挑战无处不在。要避免上述现象,笔者以为大学须有三种应对。首先,教师亟需完成教学观念的转变,要从单纯的教书匠变为学习伙伴;其次,学生须转变身份,成为学习与课堂的“主人”;最后,要打破各种壁垒、藩篱,让有形、无形的翻转课堂多起来直至无所不在。

我们常说教师主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里凸显的是教师的主业和主导;我们也谈“三人行”“教学相长”,更多强调是学生的思路与灵感的可贵,对教师的教学形成了有益有效的延展。现在,在“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指引下,师生汇聚于象牙塔下,不仅成为学术共同体,更天然地成为学习共同体;不仅是科研上的伙伴,更成为了学习伙伴。“伙伴”是无所谓先导或附庸的,是平等的,况且在大数据时代,获取知识的渠道更为扁平,时空不对称、信息不平衡的情况大大减少,人人皆可为“学霸”,获得想要的信息。在此语境下,大学教师亟需改变传统“我讲你听”的单纯知识传授者的理念,把教学活动完全纳入到共同体的视域中,师生共同参与教与学的全程,变传播知识为教授能力,变单项输出为输入输出互为因果,变“一言堂”为“大鱼先导、小鱼尾随”的“从游之乐”。

我们说的学生为主,首先包含的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即一切以学生的自由生长、全面成才为目标和归宿,所谓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莫不如此。其实这个“主”字,更应是“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大学我做主”,理应包括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主人,理应包括他们掌控课堂教学的主动,而非成为被动学习、外力影响的产物产品。在“主人”的要求下,大学生更加积极热烈的投入到学习共同体中,去汲取知识营养,去挑战课堂权威,进而研讨高深学问,而且,按照钟秉林的观点,大学生已从受教育者演变为教育消费者,他们的选择更多,教育界感受到的压力将更大,学生或许可以更为主动昂扬甚至更加“强势”,无论是向课堂要效益,向教师学能力,向名家学思想,着力提升学习效能,获得学习的收益、成长的愉悦,甚至还可向相关部门提出他们对于教育教学的更多选择和有关学校改革发展的合理化意见,在内因驱动下,实现他们自发自主自觉自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

课堂是神圣的,但它的面孔常新。需要翻转的又何止是课堂?今年是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年,创新方法、提升质量是其主题。课堂是育人的阵地,各类翻转课堂等创新课堂、个性课堂是育人的前沿或单元。对于翻转课堂的重要,笔者以为,并不在于翻转了物理的时空,而在于它对刻板教学模式的颠覆与重建,对传统育人逻辑与思维的拓展与深思。在课堂里取消一块黑板、增设一个圆桌或讨论区相对容易,但如何打破我们思维的墙?如何围绕“五个一流”的建设目标,革故鼎新,继承发展,发出更多的教育好声音,推进惠及更多师生、产出更大效益和和核心竞争力的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各项综合改革,则是任重道远。

正如学生呼唤2015年要有更好的课堂,从钟秉林教授的这场报告,我体会到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强大的自我改革勇气,去建设有华农特色、受师生喜爱的个性课堂、自主课堂。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