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讲话中提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这“四有”,既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殷切希望,也是成为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华农的教师,应坚持以“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为核心的校训精神,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学生的信念之师、品行之师、学问之师、大爱之师。
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广大教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梦”的传播者、筑梦者,不仅自身要加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深入学习领会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教师职责,更要在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感和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将“个人梦”和“中国梦”、“华农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正确成才,做学生的“信念之师”。
“教人治人,宜皆以正直为先”,好老师理应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和示范者。广大教师应该自觉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扣好扣正自己的“扣子”,孜孜以求,默默奉献,不计名利,视学生成才为最大回报。“师道不立,而欲学术之能善,是犹种稂莠而求稻苗,未有能获也”。只有道德高尚、思想纯粹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才能培养出“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人才,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才能成为学生的“品行之师”。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大学教师作为专业知识的传授者,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求知若渴,学习永远没有完成时。没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就无法完成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没有对“三农”朴素的情感就无法培育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没有扎实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就很难要求学生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广大教师应始终处于学习状态,刻苦钻研、开阔视野、博学笃行,只有不断学习并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学生的求学渴求,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成为受学生尊重的“学问之师”。
“泛爱众而亲仁”,教育是爱的事业,立德树人,“师爱”是其根本和源泉,好老师要永葆仁爱之心。“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就不能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学校教师节座谈会上,从教三十年的教师们纷纷表示,教书育人就是要“有爱、用心”。此前,有言论说,华农有爱。广大教师应“视学生为己出”,以情感唤醒情感,以人格影响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密切关心学生每一步成长,尽力解决学生每一个困难,用真情实感温润学生的心灵,以实际行动展示教师的崇高品德。“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愿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受社会敬佩的“大爱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