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时评
首页 / 狮山时评 / 正文
【言论】大爱无言

(文|教务处通讯员 吕叙杰)近期,学校陆续选登了五期“奉献者之歌”,从32年306名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获奖者摘选了近200位教师教学改革和创新事迹刊出,“耕耘”“施教”“改革”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几个词汇,我校教师的无私和奉献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五期奉献者之歌,为我们揭开了一副色彩斑斓的育人画卷,弹奏了一曲爱的交响乐。

先看几个数据,连续四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的刘后利教授87年全年教学时数达3000多个学时;原基础课部讲师杨崇杰,为学生准备了5000多道听力试题。不难发现,获得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的教师大多热衷教学改革,上世纪90年代,农学系讲师张启发大胆尝试用全英文原版教材讲授《遗传学》;林学系讲师高翅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造思维,开展启发式教学。再看师生关系,93年农经学院廖璋十分关心学生成长,视如己出,学生五次在广播台为她点歌。

无疑,这只是学校数千名教师投入教学、热爱教学的缩影。可以看到,不同年代教师的语言特色和教学特点明显不一,但稍作总结,就可发现教师们有几个共同点:

教师们是心中有学生、热爱学生的。奉献和付出成了他们的代名词,教师们都把教书育人当成最神圣的事业来完成,把教育当成“爱”的事业。奖状的多寡他们并不看重,他们把学生对他们的评价当成至高荣誉和价值追求。没有爱的教师是不会把教师当成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放弃休息和享乐的机会,个别教师身患疾病,别着热水袋甚至身带救心丸上课,为的是不辜负学生求知的眼神。

教师们是勤奋踏实、安心立命的。尤其在电子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教师们不辞劳苦,想方设法用卡片、幻灯片、磁带制成教材,丰富教学内容。手抄2000张卡片,制作5000道试题,及至现在,一门课程的参考资料达到上万G的“海量”,凡此种种,不是挑灯夜战,没有绝对敬业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很多教师在不惑和知天命之年仍和学生吃住在一起,承担着高强度的教学任务。

教师们是善于改革、精于教法的。拜读了上世纪80年代老教师的事迹材料,无疑颠覆了笔者对老教师们在教学上所谓“教条式”“一言堂”“满堂灌式”的刻板成见。他们无不和学生走的很近,知晓学生的喜好,在课堂内外充分调动学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从游之乐。这些教师的身体力行,让课程鲜活起来,教师立体起来,学生直呼“我们需要更多个性课堂和个性教师。”师爱,也就在奉献中浓醇起来,扩散开来,传递下来。

笔者要为这些可爱、可嘉、可敬的教师点赞!他们心中有大爱,心中有学生,他们在乎学生的声音,他们承担着“树人”的职责,“俯首甘为儒子牛”,用行动诠释着爱和奉献。

邓秀新校长一次做客“共同空间”这样谈及他心中的大学:一所大学的教师都爱专业、爱学生。确实,教师心中有无学生,教师脚步是否坚守在课堂,是一所大学的根本所系,活力所在。从教31年的植科院教师姚明镜说:“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教好书、育好人。”这是一个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最深刻的内涵理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教师。教师之于课堂,是组织者;之于学生,是引路者;之于教育,是爱的使者。让校园里的爱之使者更加多起来,让我们在爱的讲台和舞台上,恣意奏响波澜壮阔的爱的奏鸣曲!

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大音希声,大爱无言。

(审核人:肖湘平)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