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时评
首页 / 狮山时评 / 正文
【言论】做好协同育人这篇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他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功能就是育人,其实质也是做人的工作,就是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促进学校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强化“所有教师都是育人主体,都要把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责任,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都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的共识,主动做好协同育人这篇大文章。

把握“三个导向”,坚持问题导向、价值导向、认识导向,筑牢协同育人的思想基础。坚持问题导向,一方面要针对大学生最关心、最现实、最困惑、最尖锐、最敏感的思想和理论问题,能够“讲得清、听得明”;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思想观念多元、文化自信不足、德行困惑、法治意识淡薄等现实问题,能够“讲得真、听得进”。坚持价值导向,就是要坚持不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思想基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找准思想共鸣点、内容聚焦点、利益交汇点,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自觉、外化为行动自觉。坚持认识导向,重点是教育引导学生“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引导学生读好“国情”“基层”“群众”这部书,真正“读懂中国”,特别是中国的独特优势,如独特的政党优势、制度优势、指导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后发经济优势、文化优势、政治民主优势和民族一体多元优势。

推动“三个协同”,树立“同心圆”思想,构建“大宣传”“大思政”“大文化”协同育人格局,凝聚育人合力。推动育人主体协同,汇聚大宣传、大思政、大文化力量,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秀育人传统,践行大学精神,所有教职员工都要努力做师德师风表率、做立德树人典范,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推动育人资源协同,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华农”思想,整合宣传思想、文化、教育资源,注重内容创新,挖掘华农好故事;注重方式方法创新,突出“共情”“共识”“共鸣”,讲好华农故事:“扬正气”,把握正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文气”,精耕细作,精益求精,“启人入道,引人悟道”,“接地气”,聚焦一线,贴近师生,主动融入。推动育人环境协同,统筹网上网下,网上全媒体有效联动形成合力,网下微主题教育策动形成品牌,网上网下有效互动,形成网络聚合力,做大做好“朋友圈”,凝聚正能量;着力建设融媒体平台,构建全媒体格局,搭建采编发一体平台,报、网、台、微、端有效聚合,建立“新闻厨房”机制,实现“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

用好“三个平台”,坚持育人为本、立德为先,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协同育人,提升协同育人实效。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每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思政课与各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政课要坚持研教结合,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条件资源保障,提高教学针对性、贴近性和实效性。强化全课程育人和思政功能,巩固师生“面对面”思想交流平台,构建师生“手把手”实践指导体系,营造师生“肩并肩”文化育人氛围,激发和调动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好实践育人主阵地,更加注重以文育人,统筹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开展好文明校园创建、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健全学校“认知与基础—体验与综合—研究与创新”分层次、分阶段的梯度实践育人体系,完善“三田(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三早(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特色实践育人模式,做强“本禹志愿服务队”为代表的实践育人示范品牌,有效提升学校实践育人的影响力。用好新技术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阵地要从墙上、纸上、电视上向方寸屏幕转移,打造聚合力与传播力俱强的微平台,构建“微信―微博―客户端-新媒体矩阵”四位一体全方位的微宣传格局,运用“微思维”,进行“微传播”,强化“微宣传”思想;注重议题设置,强化微意识、加强微行动,以微活动引导深思考,以微语言引起大震撼,以微行动引领新风尚,以微作品引发正能量。

(本文作者系南湖新闻网评论员 禾呈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