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云霞)10月30日下午,人力资源部党支部在行政楼224会议室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学习,特邀“精读精讲”学校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梁伟军教授作题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会议由人力资源部党支部书记朱正宁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参加学习。
梁伟军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总体框架、主题主线及其重大意义切入,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的形成脉络与发展过程。他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报告中,梁伟军重点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本质属性、显著特色与生态底色,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他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具体通过形成与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相关体制机制等方式,切实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梁伟军结合我校学科特色优势,生动阐释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他以“农业芯片、金戈铁马、强国重器、超级大脑”四个关键词,精准提炼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并借助茄子“上树”、水稻“上山”、生猪“上楼”等典型案例,以及叶志彪教授团队培育的“倍味美”番茄、严建兵教授团队研发的高蛋白玉米等高质量成果,具体展现了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最后,梁伟军建议支部党员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实际成效,要原原本本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之求深、信之求诚、用之求效;要融会贯通学,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理论创新同前四卷贯通起来,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联系起来;要联系实际学,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把科学理论转化成实际工作成效。
朱正宁在总结时强调,人力资源部党员要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和核心要义,充分认识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第一资源,提升全方位服务人才工作质效;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新思想,推动学习走深走实,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成效,切实服务于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和学校高质量发展。
审核人:朱正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