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钰婧)近日,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冯国林带队赴建始县,开展大学、中学和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协同提升行动,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英语基础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深度衔接。
7月8日上午,冯国林一行前往建始县教育局英语教研室参加座谈交流会。建始县副县长雷宏伍、向异之,县委教育工委委员雷明武,以及建始一中教科室主任戴锦丽、二中英语教研组长张学萍、民族高中教研组长陈春玲、职业学校教研组长黄玉洁、初中英语教研员贺琼等一线教师代表参会。
会议聚焦中小学最新版《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实施以来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深入讨论。各教研室老师交流了各自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就新课标核心素养培育、教材开发和教师成长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需求。
针对教师关切,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主任朱茜结合教育部调研案例,就如何贯彻落实新课标,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谈了自己的见解。她指出,新课标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核心素养为纲,其落地要突破“重应试轻应用”传统模式。一要深化师资协同培养,通过“专家驻校教研+名师工作室共建”模式,加深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注重与高考升学有机衔接,将核心素养培育融入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二是推进教学资源分层开发,针对基础薄的学生强化语境化语言输入,为基础好的学生设计文化素养提升、思维品质培养等项目(如读后续写逻辑建构、中外文化对比探究等);三是构建大中小一体化实践体系,通过师范生实习帮扶、高校与中学教学资源共享,实现从“词汇语法本位”到“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转型,确保核心素养在各学段循序渐进落地。
冯国林在总结中提出实施“三维协同”行动:一是构建师资发展共同体,建始的中小学可依托大学资源开展“嵌入式”教师培养和进修,共建“名师工作室”,协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二是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为语言教育基础比较好的中学或班级,提供文化素养、学术英语等启蒙课程和教育教学资源;三是搭建耕读教育实践平台,结合地方文化共同培养“用英语讲好乡村故事”的传播能力,共同开展国情社情民情考察和革命传统教育,选派大学生到建始中学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等。他特别强调,AI时代,大学、中学和小学要加强英语教育教学协同交流,进一步探讨各学段英语教育教学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为国家语言教育、传播能力建设和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
会上,双方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暑期将启动“人工智能赋能英语实践教学”首批教师培训,年内将启动“大学生-中学生”英语学习伙伴计划。
此次协同行动是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一次新尝试。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建始县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资源共享、教研联动、项目共建,系统性提升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审核:冯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