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闻
首页 / 院部新闻 / 正文
植科院研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川竹)7月9日至10日,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在学校新农科新工科时代英才培养基地研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植科院学术委员会、学科团队、入驻团队、课程负责人代表,校两新办全体成员、学院班子全体成员、管理服务与技术支撑人员、入驻研究生等100余名师生参加会议。会议由植科院党委书记周雄主持。

植科院在两新基地召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研讨会(记者 川竹 摄)

学校新农科新工科时代英才培养基地负责人、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关桓达在致辞中表示,两新基地建设吸纳了世界一流大学校园规划的成功经验,承扬了华中农大百廿名校的文化底蕴,突出了人本人文校园、兼容开放校园、绿色生态校园、智慧科技校园、持续生态校园的鲜明特色。他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要实现知识传授、应用、创新同步进行,人才培养与职业规划同频共振,教育教学、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有机融合,同时注重强基行稳、强优固特、强弱补短、强融拓新、强效提质。他表示,两新基地将全过程、人文化、精细化管理,坚持“过程管理抓质量、融致创新抓改革、人文关切抓成长、优良服务抓成效”,为师生提供高质量暖心服务。

学院院长金双侠代表学院班子强调,要提高站位、统一认识,两新基地建设是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新农科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效的创新之举。他表示,要依托两新基地不断推进学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同步信息、凝聚共识、落地落实,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面问题、正视困难,团结协作、攻坚克难,逐步解决目前在学生入驻、团队进驻、条件建设等方面面临的新情况,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

金双侠回顾了从学生时代见证学校改革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回顾了以“两邓一张”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创业的历程。他强调,学院发展到智能化、智慧化、数字化的今天,必须先立后破、敢闯敢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他在随后的主旨报告中回顾了学院"十四五"规划事业完成情况,总结了存在问题与不足,研判了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求变、转型、改革发展思路与举措。他强调,要锚定“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成体系”目标,一边实践、一边优化、一边提升,出实招、出硬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

研讨会上,水稻栽培生理团队、大豆分子遗传学团队、作物病害绿色防控团队、农药团队、应用真菌团队、药用植物团队、水稻育种团队、油菜遗传育种团队、油菜轻简化栽培团队、农业生态团队、玉米团队、作物纳米抗逆团队、小麦改良创新团队、作物表型组学研究团队、水稻与生物互作研究团队、园艺与城市昆虫团队、昆虫行为调控与资源利用团队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团队“十五五”发展目标、教育科技人才布局与主要措施。他们表示,团队将主动融入两新基地建设,求新求变、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入驻两新基地的团队代表鄢文豪教授汇报了《现代遗传学》课程实验项目制改革计划与准备情况,汪波教授、宋鹏教授汇报了《智慧农业作物生产实践》课程计划与准备情况。

在行政楼调研,了解办学规模和基本建设情况(记者 川竹 摄)

在两新基地学科交叉中心调研(记者 川竹 摄)

在两新基地教学实验基地调研(记者 川竹 摄)

在农高区及两新基地教学实验中心调研(记者 川竹 摄)

7月9日晚和7月10日上午,植科院师生一行还先后调研了两新基地教学设施、实验条件、住宿环境、图文艺术中心、教学科研基地和学科交叉中心。

审核人 关桓达 周雄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