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闻
首页 / 院部新闻 / 正文
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技活动周集中展示创新成果

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我校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主题,联合园艺林学学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了近十余场科普展示与互动体验活动,集中展示自主培育的多项园艺新品种和最新科研成果,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支撑民生需求的科技力量。

创新成果集中亮相,新品种受关注

本次活动周,实验室自主培育的宗橙、倍味美番茄、中油系列桃、恩施土豆等代表性新品种在湖北省科普亮宝会、武汉市科技活动周主会场、“桃映春晖”桃文化节及校内毕业生成果品鉴会等多场活动中展出,吸引了广泛关注。

▲实验室科研成果亮相武汉市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实验室 供图)

实验室依托“国家种业安全—科技成果创新—人民美好生活”展示模式,系统呈现了从资源保护、技术攻关到产业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展示了种质创新成果落地应用的实践成效。

沉浸式互动体验,科技走近公众

为让公众直观感受科技成果,实验室打造了集品鉴、互动、展示于一体的体验区。果蔬新品品鉴、园艺插花、植物拓染、数字果园观摩等项目,吸引了大量师生及市民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湖北省科普亮宝会”实验室成果体验区(实验室 供图)

通过“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到”的沉浸体验,公众对农业科技在提升农产品品质、丰富生活方式、赋能产业发展中的价值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多元传播扩影响,国际合作显成效

实验室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助力科研成果走向社会。实验室主任徐强教授在《人民日报》发表科普文章《柑、橘、橙、柚,都是亲戚》,系统解读柑橘属遗传演化与种质创新研究成果。青年学者傅小鹏教授在荆楚网刊发《樱舞江城,一场穿越千年的粉色风暴》,探索科学与人文融合表达新形式。

▲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官方媒体发表科普文章(实验室 供图)

实验室还通过主办的中巴、中波园艺前沿研讨会,积极推动和创造实验室创新成果的国际传播与潜在转化机遇,持续提升了实验室国际学术影响力。

科普育人融合推进,激发青年科技报国志向

科技活动周期间,实验室联合校内其他全国重点实验室举办毕业生成果品鉴交流会,通过成果展示与科研故事分享,引导毕业生理解科研工作与国家发展、民生改善的联系,增强投身科技强国建设的使命感。

▲毕业生科研成果品鉴交流会受到师生热烈欢迎(实验室 供图)

同时,实验室积极面向中小学生开放科普基地,举办“馋好果就从‘芯’了解”农科开放日等活动,持续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实践,培养科学兴趣,播撒创新种子。

(本文作者系通讯员 王滇 审核人 卢刚)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