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闻
首页 / 院部新闻 / 正文
华中农大风景园林研究生在WLA国际学生设计竞赛中获奖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朱娇娇 黄涛)近日,由WORLD LANDSCAPE ARCHITECTURE(WLA)举办的2024国际学生设计竞赛结果揭晓。我校风景园林研究生参赛团队荣获卓越奖和荣誉奖。

本次竞赛吸引了来自全球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知名高校的师生参与,共收到四个类别的125份参赛作品,其中包括哈佛大学、米兰理工大学、多伦多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国外院校,以及北京林业大学、重庆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院校。竞赛邀请的评委包括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教育与学术活动常务委员会主席Alessandro Martinelli、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Craig Douglas教授、米兰理工大学Elisa C. Cattaneo教授、同济大学的沈洁副教授。获奖作品强调了世界各地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创新想法,这些想法解决了广泛的环境,社会和城市挑战。最终,在规划与分析类别中共计5份参赛作品分别获得卓越奖(1项)、优秀奖(2项)和荣誉奖(2项)。

图一

卓越奖作品《Climate-Adapted Conservation Of Wildlife Migration》由我系朱娇娇、梁思怡、广济荣、黄梁艺4位研究生共同完成(指导老师:夏欣),聚焦于全球气候变化下的野生动物跨境迁徙问题(如图一),以中亚草原的长距离迁徙动物蒙古瞪羚为代表,从区域和保护区两个尺度出发,构建了蒙古瞪羚的气候适应性迁徙模式。

在中亚草原整体区域层面,项目从自然环境的气候响应机制出发,以野生动物活动密集区和重要迁徙廊道——跨境河流克鲁伦河流域为研究重点,首先确定了蒙古瞪羚在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栖息地和潜在的气候避难所,并据此规划了适应气候变化的迁徙通道。在中蒙国界的蒙古瞪羚跨境迁徙重要保护区层面,项目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角度出发,考虑当地游牧民族、两国边境管理机构、环境保护组织、地方政府等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探讨了如何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此外,项目还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出发,划定了跨境保护区范围,并为关键保护区、潜在保护区和可持续发展区域提供了详细的空间管控与气候适应性生态修复策略,为蒙古瞪羚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跨境迁徙提供了更为精准、可行的保护措施。项目探索了如何通过跨界保护来促进国家边境地区的和谐发展,建立跨国性的、共同管理的、共治共享的气候韧性生态景观,并最终构建一个生物文化战略综合体的愿景。

图二

荣誉奖作品为《SAVING THE WHITE ARAL SEA》由我系黄涛、陈伊姗、陈心怡、林欣4位研究生共同完成(指导老师:邵继中),聚焦于咸海水位骤降后的盐碱暴露带来的社会问题(图二)。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影响,咸海问题频发,世界范围内大多区域皆受到不同程度的盐尘影响。本研究聚焦咸海流域附近的三个行政板块,从源头遏制盐碱对生态、产业结构和人居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地理、人文、生态信息等因素进行数据以及文献分析,得出高中低三种盐碱问题区域。对应恢复区域生态,稳定居民生产生活,保持水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了分区规划设计,为三类特征土地提出不同阶段的恢复发展模式及策略。高盐碱地区先利用盐植草砖,治理盐尘,给植物营造良好生存环境,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进行耐盐植物的种植,并利用数字交互鼓励居民集体保护生态。中度盐碱地区,侧重农业生产转型,并引进新产业技术,拓展第三产业,实现盐碱村庄的集约发展。低盐碱地区受盐害影响较小,仍保留部分渔业经济和经济作物种植,目前生态状况良好,需要持续保护和开发,在该区域制定规范化生态保护管理,引入新的生产养殖模式,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三个区域之间在发展中相互形成循环,以建立生态保护系统、全民共建、恢复居民生产生活和保护现有水域等方式,防止盐碱问题加剧暴露,拯救白色咸海。

审稿人 邵继中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