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杜媛媛 凌楚霜)近日,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带领学校40余名师生,在人民网“梦幻灵境”AI展演中心举办了“科技体验+经典阅读”教育实践活动。学院思政课教师协同研究生、本科生一起,沉浸式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在经典原著中反观人工智能技术,在研讨中丰富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认知与感悟。
学生研讨(通讯员 凌楚霜 摄)
人民网“梦幻灵境”AI展演中心是人民网“AI+伙伴计划”建立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场所。为加深学校师生对当前科技发展趋势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党支部面向全校师生征集参与者。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28名师生,和来自信息学院、外国语学院和化学学院的13名本科生共同参与这次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是该支部主办的“经典领读”系列活动之一,开创了“党建+思政”、“研究生+本科生”的模式,创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和思政课与党建相结合的新模式。
活动伊始,师生们共同观看了AI技术加持下的全息投影展演。展演再现了钱学森老先生将“Virtual Reality”译为“灵境”一词的经典时刻,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在场师生与钱学森数字人的跨时空对话。在观影结束后,来自信息学院的刘孟绚同学感受颇深:“没曾想‘灵境’一词竟有如此精妙的翻译,这种创新的展现方式让我看到了中国科学家们在探索中国科技自立自强道路上的艰辛。”随后,师生们以小组形式深入体验了一系列AI技术。从利用VR技术模拟的“深地一号”地下探险之旅,到与历史人物苏东坡的虚拟对话,再到“白泽的奇幻旅程”演出中的多模态大模型展示,每一项体验都让参与者们惊叹不已。
学生体验脑机接口设备(通讯员 陈星好 摄)
在沉浸式体验AI技术后,师生们开启了经典阅读会活动。活动的组织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思雯老师介绍道:“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我们不仅要深入感知技术的发展,更要反思技术为社会带来的挑战。这种对技术发展的反思,早在1856年马克思的经典文本里就有过相关表述。通过在AI展馆中阅读原著,思考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相信更能够让学生与经典文本的观点产生共鸣,主动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观点、方法和立场分析技术的现实问题。”
研究生领学(通讯员 凌楚霜 摄)
经典读书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晶老师介绍了文本《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背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史玉豪、蔡雨薇两位研究生进行了文本领读和现实问题的导向分析。随后全体活动的参与者热烈讨论了经典文本和技术现实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李文杰结合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提出:“作为学生我们要善用AI,社会也应该不断完善AI应用的法律法规,共同创造人机和谐的数字化未来。在研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教师刘奕文回答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谈道:“本次读书会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让学生既能感受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又能回归文本,在学习和讨论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理解,达到了知行合一的阅读境界。”
审核人:吴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