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
首页 / 青春校园 / 正文
【军训快报】郝雪妤:从仪仗兵到军训“教官”,不改军人本色

“摆头上体挺拔,眼神锐利如锋……”9月21日早晨的训练场上,一位英姿飒爽的“教官”正在向军训学员展示持枪行进的规范动作。只见她步伐铿锵、动作凌厉,每一次劈枪都带着破风之势,收枪时稳如松柏,面容专注而坚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退伍女兵郝雪妤(记者 徐行 摄)

这个“教官”是经济管理学院的大一新生郝雪妤,也是一位刚刚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退伍的女兵。她以军训教员的身份重返训练场,将军营中的荣光与纪律带回校园。

▲参加重大活动仪仗司礼任务的郝雪妤(受访者 供图)

2023年,刚刚大一的郝雪妤就选择了参军入伍。经层层严格筛选,她以优异的成绩选拔至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服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仪仗兵。在两年的军旅生涯中,郝雪妤共执行“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APEC峰会、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非合作论坛等35场重大活动的国家级仪仗司礼任务,更连续三个月获评“军事训练月标兵”、“四有”优秀义务兵和战备训练嘉奖等荣誉。

▲仪仗队日常训练(受访者 供图)

仪仗队的训练严苛且精细,从军姿、正步到表情、眼神再到礼宾持枪,每一项都需经过千锤百炼。“军姿训练要求保持挺拔自然,即使在极端天气下也要纹丝不动站立三小时以上;正步训练要求严扣步幅节奏,做到踢腿生风、落地砸坑;表情训练要求面对外宾神采奕奕、不卑不亢;眼神训练要求在迎风迎光环境下做到长时间不眨眼、不流泪;持枪训练则要求熟练掌握礼宾枪用法,做到劈枪迅猛精准、定枪稳如磐石,展现大国威仪……”郝雪妤说,“每次训练都是和‘练不会’和‘撑不住’较劲,但只有赢过想放弃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胜利。”正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让郝雪妤在训练中一次次突破自我,也让她成为仪仗队中成绩名列前茅的士兵。

▲郝雪妤向军训学员讲解端枪动作要领(记者 徐行 摄)

▲郝雪妤向军训学员作示范(记者 徐行 摄)

如今,她以“教官”的身份参与到2025年本科生军训,主要负责教授队列动作和劈枪技巧。教队列时,她像当时自己训练那样抠细节,从踢正步的步幅到摆臂的高度都讲清标准,手把手纠正动作;教劈枪时,她注重传递“精气神”,力求同学们自信从容透出军人血性;休息时她又走到同学中间与他们交流,当他们的暖心姐姐。

“我很荣幸能以这种方式‘回归’训练场,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责任。” 郝雪妤表示,自己要做的不仅是传授动作,更是把仪仗兵的严谨和血性融入训练中,传承好仪仗队的优良传统和过硬作风。

“郝教官教得特别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2025级新生安道吉才让说:“她不仅教会我们动作,更教会了我们态度,我相信这些天学到的不仅是几个动作,更是一种融入骨子里的严谨作风。”

▲英姿飒爽的郝雪妤(记者 徐行 摄)

从受训者到组训者,从仪仗兵到军训“教官”,郝雪妤的角色在变,但军人的本色未变。她认为,军训对大学生而言绝不是“走过场”,而是一次“淬铁成钢”的成长体验。“它能撕去‘娇骄二气’”的标签,会把军人的血性、韧劲刻进同学们的骨子里,今后在面对学业压力、人生挑战时,敢扛事、能扛事,真正成长为有担当、有风骨的青年,为强国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正如郝雪妤所说:“赢过想放弃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胜利。”她也正带着这份信念,帮助更多学子在军训场上遇见更强、更坚定的自己。

(本文作者系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记者 徐行 审核人 张进)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