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徐子涵 仝哲 周顺荔 刘庆亚 倪茁斌)8月11日至8月20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赴敦煌暑期实践团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的脚步,在丝路大地上开展华中农业大学“挺膺担当贡献青春力量”学生党员专项实践。团队围绕文化传承主题,深入挖掘党建引领的时代价值,系统开展了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融合实践,深入探寻党建引领下坚定文化自信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感悟党建引领魂脉,展现青年党员担当
新时代下丝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引领。8月15日,实践团前往敦煌市市民中心,与团市委副书记范金盘、团市委四级主任科员赵霞等展开座谈,深入调研党建引领文化传承的具体路径。座谈会上,范金盘详细介绍了敦煌地理区位、自然风光、文旅资源以及产业发展等基本情况。范金盘表示,敦煌市通过成立景区党工委、建设景区党建示范基地在文旅一线打造坚实的党建堡垒,让党旗在文化前线高高飘扬。座谈会的最后,实践团从青年视角出发,与范金盘书记深入探讨了引导青年力量助力文化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为敦煌市文化传承贡献了青年智慧。

实践团与敦煌市团市委开展座谈会 (通讯员 刘晓涵 摄)
8月20日,实践团来到敦煌文旅集团全面调研集团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切实学习了国有企业党建引领文旅创新的高质量发展特色经验,进一步了解了青年党员在推动文旅产业时代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团调研敦煌文旅集团 (通讯员 刘晓涵 摄)
溯源文化传承根系,弘扬文化自信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发展中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将丰厚的文化底蕴转变为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需要青年智慧。8月17日,实践团来到莫高窟景区,从九个不同朝代的石窟雕塑与壁画中感受古代人民的高超技艺和精神品格。参观结束后,实践团针对敦煌文化传承问题,采访了 20 余名中外游客,并发放宣传册进行科普宣传。

实践团成员刘庆亚采访外国游客(通讯员 倪茁斌 摄)
随后,实践团考察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敦煌博物馆和藏经洞陈列馆,深入了解共享数字化平台建设情况,参与海外流失文物数字化回归公益活动,领略科技强国的中国智慧和美美与共的中国方案。

实践团成员观察藏经洞文物 (通讯员 倪茁斌 摄)
8月18日,实践团探访莫高里工匠村,通过考察复原洞窟、体验彩塑制作、学习矿物颜料辨识方法,感悟工匠精神,推动文化遗产技艺代际传承。考察结束后,实践团与00后研究员张新楷进行访谈,他提到自己放弃高薪工作返乡为文化传承做出贡献,让实践团对文化保护的青春力量认识更加真切。

实践团成员学习矿物颜料辨识(通讯员 陈果 摄)
洞察产业发展新潮,探寻高质量发展奥义
敦煌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进入新时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敦煌市三大产业齐头发展,文旅与新能源双规驱动,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优秀答卷。8月14日,实践团结合专业实际,走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总寨镇西店村,与村党总支书记茹廷元就党建引领农业发展相关问题展开座谈。茹廷元指出,乡村振兴政策提升了村民生活水平,但农业发展面临种植养殖同质化和人才短缺问题。实践团实地考察当地养殖户情况,采访部分村民,探索直播助农和智慧农业等帮扶方式。

实践团与西店村村党总支书记开展座谈会 (通讯员 刘晓涵 摄)
8月19日,实践团探访敦煌光电博览园,了解新能源产业发展。敦煌风光资源无限,新能源转型态势良好。园区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其中亚洲第一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以及世界首创的“线性菲涅尔”光热发电技术极具代表性。实践团与园内工作人员胡金妹进行访谈,了解敦煌从丝路重镇向新能源创新高地的转型,切实感受到国家双碳战略下新能源产业的强劲发展动力。

实践团队员与光电博览园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通讯员 谢梓瑶 摄)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实践团深刻了解到,党的领导在连接千年辉煌历史和开创均衡发展未来中的坚强引领作用,更通过溯源丝路文化根脉,探究河西产业转型明确了青年党员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为后续学习提供了清晰的目标与方向。
审核: 唐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