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祝小康 吴曼 康凡)近日,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南学生党员实践团奔赴长沙、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开展以“红色基因铸魂,乡村振兴实践”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唐永木、辅导员康凡随队指导。
实践团首站选定红色教育基地,在历史现场沉浸式感悟“实事求是”的精神源头,为后续实践筑牢思想根基。怀着崇敬之情走进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旧址,6名党员面对鲜红党旗庄严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与百年前的革命理想隔空交响。

团队成员在第一师范旧址展馆党旗前庄严宣誓(郭昊宇 摄)
在中共长沙历史博物馆,团队成员协作拍摄“走进长沙党史馆,实事求是话百年”微党课拍摄,在镜头前生动阐释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深刻体悟。实践团采访了馆内的少先队员讲解员,捕捉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生动画面——“把感动讲给更多人听”,为团队传播红色文化注入了不竭动力。

团队成员吴曼在中共长沙历史博物馆采访解说员(贺建锟 摄)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是践行“实事求是”理念的鲜活课堂。实践团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深入十八洞村的田间地头与村寨院落,开展调研和服务。为精准把握当地老年群体的生活现状,实践团专程走访十八洞村老年活动中心,系统梳理养老服务中的优势与待完善之处,形成《十八洞村养老服务观察报告》,为同类村寨提供参考。

实践团成员向当地居民了解十八洞村老年基地生活(康凡 供图)
通过与驻村干部深度访谈、村民交流和商户调研,实践团深入了解十八洞村十多年的发展轨迹,既为他们依托地理与民族文化发展旅游和苗绣等产业实现脱贫深感振奋,也为当前产业升级瓶颈和村民持续增收挑战而深入思考。针对痛点,实践团发挥专业优势,与村党支部、种植大户座谈,精心整理“生物技术帮扶清单”,涵盖作物改良、病虫害防治等迫切需求,拟对接学院实验室资源,搭建长期技术咨询桥梁。

团队成员贺建锟在采访十八洞村团支部书记施康(郭昊宇 摄)

实践团一行和村团支部书记施康在进行助农直播 (祝小康 摄)
座谈结束后,实践团在十八洞村团支部书记施康带领下投身助农直播,在镜头前热情推介土辣椒、薏米和苞谷酸等特色农产品,营造了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直播间氛围,以实际行动为拓宽农产品销路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唐永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