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
首页 / 青春校园 / 正文
【中国乡村振兴网】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里的水环境保护与乡村振兴交响

(通讯员 王金烨)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员领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0日下午前往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在校园内开展了一场以水环境保护为核心的主题实践活动。实验里跳动的检测数据、采水瓶里的清澈水流、宣讲时迸发的思想火花,不仅让参与者直观感受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更生动诠释了水环境保护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这场扎根校园的实践探索,正悄然编织起城市环保教育与乡村生态振兴的联动网络。

一泓碧水间的振兴根基

“大家知道一片稻田每天需要多少水吗?而被污染的水又会让多少庄稼减产?”活动伊始,实践团队的王金烨以一组对比数据引出话题,瞬间抓住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他意在强调:水作为生命之源,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命脉。

在乡村产业发展中,优质的水资源是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实践团队展示的湖北潜江小龙虾养殖案例令人印象深刻:曾经因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小龙虾存活率骤降的池塘,在采用新研发的微生物净水技术后,水质明显改善,小龙虾亩产提高25%,带动周边3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展板上,清晰地呈现着水质指标与作物产量的正相关曲线,让参与者深刻理解到“好水出好产”的朴素道理。

乡村旅游的兴起,同样离不开水环境的支撑。在“乡村美境”影像展环节,一张张对比鲜明的图片震撼人心:浙江千岛湖周边的村庄,因守护了一湖清水,发展起高端民宿集群,村民收入十年增长十倍。湖北鄂州梁子湖,当地通过严格管控周边污染源,保持了湖水的一类水质,“梁子湖螃蟹”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带动湖区渔民发展起垂钓、品鲜等旅游项目,日子越过越红火。

校园实验室里的护水智慧

“看,这个小小的滤膜,能过滤掉水中 90% 以上的杂质!”在水质净化实验时,陈诗婷一边操作着实验装置,一边向围观的孩子们讲解。她手中的实验装置虽小,却浓缩了乡村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实践团队特意搭建的“水质检测”模型,更是让抽象的技术变得直观可感。这套模拟乡村生活污水检测的模型,通过多个环节的演示,清晰地展示了如何从不同方面检测污水。

在“节水妙招”分享会上,小朋友们相互介绍日常节水经验,如淘米水浇花、洗菜水冲厕等,与实践团队提出的农业节水技术形成了有趣的呼应。实践团队展示的滴灌技术在湖北襄阳蔬菜基地的应用案例显示,采用滴灌技术后,每亩蔬菜用水量减少40%,而产量却提高了15%。这些来自生活和实践的智慧,让“节水” 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实可行的行动。

从校园到乡村的护水行动

活动接近尾声,一场“我为乡村护水献一策”的头脑风暴热烈开展。孩子们画下了“不让垃圾进小河”的宣传画,提出了“定期清理乡村沟渠”的建议,设计了“乡村水环境监测志愿者”方案。这些充满创意和诚意的想法,被实践团队一一记录下来,将作为下一步开展乡村水环境治理帮扶的参考。

夕阳透过教室的窗户,洒在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上。桌上的水质检测成果、污水处理对比、乡村护水方案,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共同的愿景:让每一条乡村的河流都清澈见底,让每一片田野都得到清泉的滋养。这场校园里的水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不仅播撒下环保的种子,更搭建起从城市到乡村的护水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点击阅读全文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