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
首页 / 青春校园 / 正文
【耕读路上】经济管理学院璞光公益队:赋能基层治理,点亮梦想心灯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黄誉)7月11日至7月28日,为响应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的号召,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璞光公益队赴湖南省蓝山县、通道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以“社区探索与生涯规划”双主线模式,带领两县120名初三毕业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夏令营活动,帮助县域中学生突破应试局限,培养在地认同感与行动力,用青年力量赋能县域振兴。

团队队员李施羽带领学生走进蓝山县社区进行采访( 黄誉 摄)

社区探索助力基层治理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带领两县中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区,用脚步丈量家乡土地,用行动传递青年担当。

团队四名队员在长沙市做社区探索前站调查 (廖思怡 摄)

在“家的记忆与口述史”项目中,中学生们学习口述史采集方法,记录家乡变迁。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蓝山二中的学生聚焦长辈们的校园经历与童年记忆,通过田野调查和人物专访,挖掘出8位长者珍贵记忆背后的时代变迁史,并提出了建设“县史博物馆”的创意构想。

 学生向老人学习通道县历史变迁情况(郑景怡 摄)

“文化保育”项目中,团队成员带领学生走进街头巷尾,用绘画、摄影记录家乡的烟火气。通道思源实验学校的学生在探索中发现侗族刺绣面临失传的问题,亲手制作30只刺绣锦囊,走进通道古城风景区,向本地人民和外地游客宣传家乡优秀传统文化。一位参与行动的中学生说道:“原来家乡有这么多值得骄傲的文化宝藏,我们要让更多人看到!”

 中学生向蓝山县听力障碍老人讲解健康知识( 廖思怡 摄)

在“老年与健康”专项中,团队成员巧妙运用“问题树”图示法引导中学生挖掘家乡老年人的生活困境。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蓝山二中的学生针对老年人使用手机困难的问题制作了手机使用手册,并带着自己剪辑的手机使用教学视频走进了社区,一对一向家乡老年人提供帮助;思源实验学校的学生则针对老年人的饮食健康问题绘制了“均衡膳食海报”,并在社区服务中心为老人们开设了4场小型专题讲座。

此外,在“自然教育与可持续”板块,蓝山二中学生针对当地河流污染问题,设计出“垃圾分类进社区”行动,并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撰写了一份垃圾分类倡议书,投递到了地方政府邮箱。

生涯规划点亮梦想心灯

团队聚焦于“个人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的理念,贴近县域中学生的人生发展需求,将社区探索的实践方法融入“生涯规划”系列课程。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团队成员分别设计了生物学、经济学、心理学等8个领域的趣味课程,在平等的研讨过程中帮助中学生展开对未来专业与职业的思考。蓝山二中的一名学生在讨论完发展经济学的相关案例后表示:“以前只觉得读书是为了离开家乡,现在我发现我们能为家乡带来很多改变。我想用学到的知识回来建设这里。”

团队成员廖思怡在蓝山二中为学生讲授生涯规划课程 (李慧琳 摄)

为了培养中学生在成长道路上解决问题的主体性,团队成员分别带领两县中学生开展了3场别开生面的公共议事大会。中学生们逐渐学会自主发表对问题的见解,就自习时间、社团干事选举、宿舍管理等议题展开了民主议事和民主投票,用集体的智慧解决了众多与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

团队队长褚奕轲在长沙市复盘会上带领队员做反思与回顾 (黄誉摄 )

团队队长褚奕轲谈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未来,我们将聚焦县域发展实际需求,在实践中激发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引导更多青年人用实际行动助力县域振兴。” 

审核:张进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