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曾诗雨 郭泽江)7月14日至25日,资源与环境学院阳光志愿者联盟湖北队在恩施州巴东县溪丘湾乡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七彩假期”爱心托管班活动。志愿者们为孩子们精心设计并开展了科学实验、手工拼装及心理健康等多种类型的课程。他们用丰富的知识和满满的温情,守护着乡村儿童的暑假,为孩子们留下了一段难忘而珍贵的记忆。
随着最后一次下课铃声响起,阳光志愿者联盟湖北队在恩施巴东县溪丘湾的两周支教之旅画上句点。“爱心托管班”精心设计的多门特色课程,如“模拟火山喷发”化学科普课、“小小拍卖会”经济启蒙课以及“太阳能小车拼装”益智拼装课等,成为了此次支教活动的亮点。

化学科普课上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 (谭钰 摄)
为激发孩子们科学兴趣,志愿者王雨洁精心打造了一堂模拟“火山爆发”的化学实验课。在课堂上,孩子们利用醋、小苏打等常见生活材料,分组动手模拟火山喷发现象,直观探索化学反应。王雨洁在一旁认真引导孩子们安全操作的同时,深入浅出地揭示出火山喷发原理及影响。该课程将抽象化学原理具体化、形象化,点燃了孩子们探索基础科学的热情。
拍卖作为一种商品销售的方式,充分展现了资本交易的运作过程。志愿者刘思彤通过拍卖游戏指引孩子们理解竞争、权衡与取舍的概念。在“现代艺术”设计的模拟拍卖场景中,孩子们扮演买家和拍卖师角色,对精心准备的“名画拍品”进行竞价。活动中,公开竞价、一口价、秘密竞价等拍卖类型得到充分体现,孩子们在角色扮演和交易实践中,更深入理解了商品价值、交易规则等基础经济概念,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经济学世界的窗口。
在“太阳能小车拼装”课上,孩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志愿者王雨洁和王丹向孩子们讲解了太阳能板驱动马达的原理。随后,孩子们便分组研读图纸、动手组装零部件。每当有小组的太阳能小车成功运行起来时,教室里便会响起一阵热烈的欢呼声。课程着重培养了孩子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水平,同时也让他们初步认识到了清洁能源的应用,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环保与创新的种子。
这段支教经历,就像一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阳光志愿者联盟湖北队的志愿者们表示会带着这份期望,继续传递爱心与知识,见证着这些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审核人:熊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