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
首页 / 青春校园 / 正文
【耕读路上】经管学子走进西藏林芝,在行走中读懂民族团结与发展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范子硕 刘恒艺 曾茜梓)7月,经济管理学院“雪域江南”实践团踏上西藏林芝这片雪域高原,穿梭于烈士陵园、文化展馆、乡村院落、校园社区与政务大厅之间。团队成员在触摸历史中传承红色基因,在见证变迁中了解发展密码,在交流互动中铸牢团结之魂,让青春的足迹深深印刻在雪域高原的每一寸土地上。

缅怀先烈:于红色记忆中厚植团结根基

实践首站,团队成员来到林芝市烈士陵园开展纪念活动。在烈士纪念碑前,全体人员列队肃立,向纪念碑敬献花篮并鞠躬致敬。三次深深鞠躬里,饱含着对为民族解放、国家统一英勇献身的先烈们最炽热的缅怀与敬仰。

队长范子硕在参观“民族团结”主题浮雕时说:“他们用生命筑牢的,正是今日西藏民族团结、蓬勃发展的根基。”在他看来,新时代青年当以先烈为镜,让红色基因在这片雪域高原上生生不息,续写团结与发展的崭新篇章。先烈们用热血浇灌的团结之花,如今已在林芝大地上绚烂绽放,成为团队成员心中最深刻的精神印记。

走访嘎拉村:见证乡村振兴中的团结力量

实践团队来到被誉为“西藏桃花第一村”的嘎拉村,映入眼帘的是硬化道路纵横交错,藏式民居错落有致,庭院里的桃树硕果累累,一派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图景。

通过与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交流,队员们了解到村庄的蜕变轨迹:从水桶到水管、从油灯到电灯、从土路到柏油路,嘎拉村依托“桃花经济”,做好“旅游+”文章,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让群众吃上了“生态饭”,走上了“致富路”。

“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又给我们回信了,为我们近年来村里的新变化、在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民族团结、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绩而高兴,并在‘桃花村’品牌打造、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边巴书记激动地说,“我们在党兴边富民好政策的引领下,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他的话语,正是民族团结促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宣讲进基层:让民族团结的种子生根发芽

带着实践过程中对民族团结的深入思考,团队先后走进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和尼池社区,开启了两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

团队成员与学生互动(通讯员 阿亚拉·巴合波拉提 摄)

团队成员以“民族团结与民族政策”为切入点,围绕西藏的历史发展变迁,结合近年来嘎拉村脱贫致富的实践成果,以及林芝二高多民族学生在互学互助中凝结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情谊,深入解读“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生动阐释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同学们,作为高中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民族团结?”提问刚落,台下便响起热烈讨论声。“我要争当民族团结宣讲员!”“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西藏的团结发展贡献力量! ” 同学们争相举手,分享心中的答案。

活动中,无论是学校师生与团队共同许下的团结誓言,还是社区居民笔尖划过纸张记录知识的沙沙声,都饱含着对党领导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深刻领悟。来自新疆的团队成员阿亚拉·巴合波拉提感慨道:“通过这次宣讲,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量。我会从自身做起,与各族同学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发展积蓄青春力量。”

税务窗口的故事:经济协同里的团结密码

“税收优惠可不是简单的数字,那是党和政府给边疆企业的‘助力剂’,是民族团结的‘连心桥’。”在巴宜区税务局,团队成员潘锦良的这句话,道出了大家对税收与团结发展关系的深刻感悟。

在这里,税务干部仁青玉珍和次仁罗布向实践队讲述了税收领域的“团结故事”。“我们局里汉族、藏族、回族的干部都有,大家分工协作,就像一个握紧的拳头。”仁青玉珍指着墙上的“民族团结进步岗”标牌,“给各族纳税人服务时,我们不仅讲清政策,更要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发展红利始终与边疆群众紧紧相连。”

仁青玉珍向实践团队介绍巴宜税务党建引领工作(通讯员 阿亚拉·巴合波拉提 摄)

他们谈到,在林芝,税收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经济范畴。为小微企业落实减税降费,帮藏族同胞的手工作坊打通开票流程,带内地来的企业熟悉当地税收政策……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实则是在为民族团结筑牢经济根基。

看着税务干部走街串巷服务企业的照片,听着他们用汉藏双语耐心解答纳税人疑问的故事,团队成员认识到,这种专业化的纳税服务不仅优化了营商环境,更成为促进各民族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纽带,如同尼洋河畔的树木,根须在地下紧紧相连,才能共同抵御风雨,长成一片茂密的森林。

团队成员在央珍工作室进行访谈(通讯员 苏日古格 摄)

林芝之行,实践团用脚步丈量了这片雪域高原的发展轨迹。从烈士陵园的红色教育到文化博物馆的历史寻根,从嘎拉村的振兴实践到基层单位的服务创新,队员们见证了民族团结在林芝大地的生动实践。队长范子硕总结道:“那些鲜活的基层故事、真挚的民族情谊,都印证着一个深刻道理:民族团结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镌刻在共同记忆里、体现在共同发展中、融入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动实践。这些来自雪域高原的见闻与思考,都将成为我们践行民族团结使命的宝贵财富。”

审核人:张进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