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
首页 / 青春校园 / 正文
【耕读路上】文法学院实践团走进褒国康乐园,以青春朝气温暖银发岁月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乔希贝 米晓换 陈江珊)7月以来,文法学院赴陕西汉中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汉中褒国康乐园,开展以“文化+康养”为特色的专题社会实践。

实践队队员开展智能设备教学 陈佳屹摄

实践期间,团队围绕“照护服务、专业助老与精神关怀”分层推进。在照护服务中,成员们化身贴心陪伴者,与护工们一同参与日常照护,协助完成更换床单、更新安全提示、修剪指甲等基础照护工作。同时,陪伴老人参与室内外活动,制作游戏道具,并重点照看认知障碍及行动不便老人的安全,用细致行动传递华农学子的青春关怀。

在专业助老领域,团队成员发挥法学与社会工作专业优势为助老服务提供“硬支撑”。精心设计普法课程,将《民法典》搬进园区,开设讲座解析诈骗套路,提升老人法律意识;手把手教授智能手机操作,涵盖软件下载、话费充值及微信使用,助力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有效推动助老服务专业化。

在精神关怀层面,团队成员化身“倾听者”,与老人们结下深厚情谊。他们或耐心端坐床前,或围坐桌旁,倾听岁月沉淀的生命故事,认真记录藏在时光里的珍贵记忆。这份“忆路拾遗”的陪伴,让老人们的人生经历被看见、被珍视,也让青春的温度悄悄浸润了银发岁月。

除此之外,为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传递关怀,团队主动提议并联合园区,为七月生日的老人策划了一场生日会。筹备时,学子们分工忙碌:精选老人熟悉的经典曲目反复排练,采购装饰物资并与护工协作布置现场,还细心准备手绘帆布包等作为礼品。生日会上,团队成员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徐尚斌爷爷用口琴伴奏,笑称“年轻时常演奏这首歌”。琴声与歌声交织,老人们或拍手附和,或跟着哼唱,满室欢声笑语。这场由实践团主导的生日会,既为老人带来了欢乐与温暖,又以代际互动唤醒了他们的美好回忆,让“文化+康养”的温情悄然流淌。

实践队队员与老人一起进行户外活动 陈佳屹摄

结营当天,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治瑜,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张翠娥,社会工作系教师蒋俊杰,辅导员陈江珊来到褒国康乐园养老社区调研。会上,张翠娥结合老年人身心特点,从专业角度分析了园区在助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调试老年情绪和科学照护做出解答。蒋俊杰则建议养老院多从老人个性问题中思考深层原因,提升助老工作专业化水平。双方就加强校企合作达成初步共识,计划以“学生实践+专家指导”模式,协同推动“文化+康养”理念落地见效。

实践团成员表示,将近半个月的实践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文化+康养”对提升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更在与老人的相处中深化了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助老公益,为推动“文化+康养”事业发展贡献华农学子的青春力量。

审核人 周治瑜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