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
首页 / 青春校园 / 正文
【耕读路上】华中农大水产师生赴越南访学交流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黄家兴)7月8日至14日,水产学院副教授巩玉龙带领本科生暑期访学团赴越南庆和省芽庄、潘郎-塔占等地开展访学交流。活动聚焦水产养殖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通过访问芽庄大学、考察海大集团越南养殖基地及服务站,中越师生深入交流,共同探索跨境水产教育合作新机遇。

学术交流在芽庄大学拉开帷幕。海大学院莫斌记老师以《越南语小课堂》和《越南经济、历史、文化面面观》为主题开展讲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适应越南文化。该校水产学院副院长武重大教授详细介绍了其“产学研”融合的办学理念及在热带水产领域的成就,并作专题报告,系统梳理了越南水产养殖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转型的历程,重点分享了罗非鱼性别控制技术、军曹鱼作为水产模式生物的创新应用等突破性成果。

华中农业大学与芽庄大学师生合影留念(通讯员 钟宇真 摄)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围绕巴沙鱼高密度养殖的水质调控、黄鳝人工繁殖技术瓶颈等产业共性问题,中越师生展开了深入的专业探讨。武重大专题介绍了香螺(Dog conch)人工育苗及养殖肥育技术体系,双方教师对技术共享与联合攻关表达了浓厚兴趣。

访学团实地考察了芽庄大学海上养殖网箱基地,现场观摩了网箱分区管理、饲料精准投喂、催产素注射及母鱼卵质检测等操作流程,并与教授、技术工人进行了现场交流。

中越师生在海上网箱展开技术交流(通讯员 黄家兴 摄)

在室内种苗车间,师生们细致观察了石斑鱼苗工厂化分阶段养殖过程,双方就鱼苗育种、工厂化管理、饵料配比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讨。

随后几日,团队深入潘郎-塔占市越南海大集团香螺养殖基地。技术人员展示了从受精卵到商品的完整培育链,重点讲解了通过优化沙质底床环境以适应香螺习性的创新实践。技术服务站内高效的全自动PCR检测仪引起了师生的高度关注。

海大标杆养殖户分享的“清水养虾”模式成为亮点:采用地下水维持低有机质水质;利用染色水体与特殊波长遮光布抑制藻类;投放益生菌构建生物屏障;应用离子交换膜调控水体硬度。这一创新模式有效稳定了水质(pH值、溶解氧)并实现饵料营养定向供给,突破了传统框架,引发了广泛讨论。

越南海大集团技术人员讲解虾厂创新技术(通讯员 黄家兴 摄)

本次访学使师生们收获丰硕,团队成员钟宇真说:“实践中我们系统把握了水产产业链关键环节,强化了技术创新对接产业需求的意识,同时构建了立足区域、面向全球的行业视野,提升了跨文化协作能力。我们更坚定了以科技赋能蓝色粮仓、守护海洋生态的责任担当。

审核人: 巩玉龙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