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
首页 / 青春校园 / 正文
【耕读路上】资环师生走进智苑社区,深化基层治理认识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秋雯)7月13日上午,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员领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武汉智苑社区,开展了一场集水质科普与社区参观于一体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实用的水质科普知识,也让团队成员在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中深化了对基层治理的认识。

护水科普:播撒生态种子

活动现场,团队邀请到学院教授胡红青,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水质科普讲解。“政府灭火需要水,洗菜、浇花、喝水也需要水,那洗衣服、做饭这些事,没有水能不能完成?”在活动现场,胡红青以一连串贴近生活的问题开启了水质科普讲座,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现场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在讲解过程中,胡红青详细阐述了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用途,如饮用、烹饪、清洁等,同时列举了各类常见的饮用水,包括纯净水、矿泉水和烧开的白开水,强调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当提及不能饮用的水时,胡红青着重讲述了海水以及受污染的水对人体的危害,尤其是污水中包含的重金属、细菌和化学物质等污染物,可能导致各种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谈及水资源分布时,胡红青将武汉“江城”的水资源特点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他提到,武汉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也面临季节性缺水和暴雨洪涝的挑战。而在非洲以及我国西北的沙漠地带,由于降水稀少,缺水问题极为严峻,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都受到限制。

为了增强孩子们的节水意识,胡红青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节水小技巧,包括合理设置洗衣机的水位和洗涤时间、采用节水龙头以及利用洗菜水浇花等。

实践团队陈诗婷进行水质检测实验(通讯员 姜樊锦 摄)

讲解结束后,实践团队成员陈诗婷带领孩子们进行了水质科普小实验。孩子们围在实验桌前,当看到原本看似清澈的水在加入检测试剂后发生颜色变化,显示出水中存在一些物质时,他们不禁发出惊叹,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社区探访:解码治理智慧

实践团队观看智苑社区宣传片(通讯员 姜樊锦 摄)

社区居委会成员金成静接待了实践团队,并带领大家参观社区,重走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考察社区的路线。智苑社区以“红蕴智苑、文润智苑、安心智苑”为目标,作为国有企业棚改还建社区,具有独特的社区文化和居民构成。这里的居民大多是原葛化集团、武汉化工二厂的退休职工,有着浓厚的企业情怀和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金成静带领大家参观了“共享客厅”。这些客厅由楼道公共空间改造而成,不仅安装了电视屏、共享Wi-Fi,展示书画作品,还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如手机使用课程、居民议事会等。在这里,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矛盾纠纷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化解。目前,社区已打造12个特色客厅,覆盖18个楼栋单元,使其成为党群沟通的“连心桥”。

在智苑社区,一面展示基层治理体系的墙,成为实践团队成员理解社区治理密码的窗口。墙上,“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理念清晰呈现。“3方联动解民忧”,社区党委统筹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协同发力,打破治理“各自为战”壁垒;“6支队伍聚民力”,从“红蕴”宣讲队传递政策温度,到“平安哨”巡逻队守护社区平安,不同功能的志愿者队伍,把居民从治理“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最打动人心的是“5步议事汇民智”——在基层党委领导下,采取民事民提、民商、民决、民办、民评的居民议事五步工作法。基层治理不是冰冷的流程,而是充满温度的“共同缔造”。

此次智苑社区之行,于团队而言,是课堂的延伸,实践团队成员见证了知识如何在基层土壤里扎根,看到社区以创新治理编织温暖网络。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更多类似的科普活动,将水资源保护知识传播给更多人。同时,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青春在服务社会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审核人:熊海林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