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
首页 / 青春校园 / 正文
数智技术点亮大别山深处的“生态明珠”——信息学院赴黄冈市天堂村开展社会实践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庆华 刘洋)7月11日,我校信息学院三维基因组学研究生党支部“数链青山”实践团队深入大别山腹地——黄冈市英山县石头咀镇天堂村,开展“农博士强国行”暑期社会实践。信息学院院长李国亮、辅导员高鹏淇担任团队指导老师,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社会服务与乡村振兴办公室潘锐、信息学院辅导员刘洋担任带队老师,团队由8名研究生组成。团队成员在实地调研走访天堂村的村民和产业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专长,为这座大别山深处的村落注入数字新动能。

团队成员合影

深度调研:脚步丈量产业脉络

     

团队成员实地参观当地天麻企业

在天堂村书记周德志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实地考察了天堂村高山茶园、林下天麻基地、石菖蒲梯田、黄精旱田及茯苓GAP种植区。通过采访书记周德智、企业代表高国胜、李自力等产业带头人,参观湖北楚康药业现代化加工车间、湖北立创公司室内无土筐栽天麻生产线,团队成员了解到,相比较于传统种植天麻“靠天吃饭”的困境,依靠科技创新的室内种植缩短了两年的生产周期到半年,也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团队成员还发现天堂村目前发展的困境之一:由于技术和流量的限制,村子的药材在精加工和产品推广上面临困境。

团队成员和天堂村村民交流

团队成员绘制的天堂村村组和产业分布图

通过实地走访天堂村8个村民小组,并采访周维等7位村民,团队与村民深入交流了产业变革对乡村和家庭的改变,了解了天堂村信息技术的水平和需求。团队还收集了村民对药材溯源、农产品销售和农旅推广的数字化需求。基于天堂村对农旅的需求,团队全景记录了青岚山居和陶然居等地方民宿、高山梯田和河流森林等自然景观,并标注210亩生态茶园与千亩药材基地的空间分布。

科技赋能:构建数字乡村新生态

团队成员与周德志校对天堂村简介和产业报告

团队成员与村民周维沟通村庄产业分布详情(通讯员 孙元辉 摄)

团队成员搭建的天堂村网站首页

基于调研成果,团队撰写了万余字的天堂村简介和产业报告,涵盖天堂村简介、天堂村种植的药材和茶叶详情、天堂村现有公司简介、天堂村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天堂村农旅报告5个方面。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建立天堂村智能门户网站“云上天堂”:绘制产业地图,可视化呈现8个村民小组的茶田、药田、民宿点位;打造农旅服务枢纽,集成茶药订购、民宿预订、接待预约等功能;建立天堂村中药材百科库,收录天麻、石菖蒲、茯苓、黄精等4类道地药材的种植工艺、药用价值及采收季信息。同时,团队还训练、测试并部署了天堂村专属的AI问答大模型,解答游客关于天堂村的各类问题。

目前,“云上天堂”平台正在积极部署中,预计7月底,天堂村年产值5000万元的茶叶、药材产业将正式迈入“数智时代”。这颗大别山深处的生态明珠,正沿着“数字翅膀+绿色产业”的振兴之路,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据悉,本次社会实践是华中农业大学2025年研究生“农博士强国行”社会实践活动之一,项目实施3年培育计划,今年是团队第一年开展实践,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黄冈市英山县天堂村的茶药发展现状,用专业知识赋能乡村振兴。团队成员李庆华表示,他深刻感受到了村民工作的艰辛,也发现了科技对产业和农村的改变,更明晰了作为农业高校的信息学院研究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责任。

审核人:刘进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