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石佳怡)7月6日至12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湖北黄冈暑假实践团奔赴湖北黄冈,扎根基层、走进企业,以“调研+科普+探访”的形式,全方位探寻食品安全保障机制。从幼儿园的童趣课堂到养老院的温情科普,从街头巷尾的民生走访到企业车间的标准探秘,实践团成员们用青春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学识传递安全理念。
解密工厂成功密码:科技赋能安全品质管控
7月7日至8日,实践团首站走进湖北黄冈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入学习乳制品安全生产全流程。在现代化车间内,全封闭生产线有序运转。据经理刘涛介绍,车间采用全封闭设计,从源头阻断虫鼠侵入通道,还特聘专业除虫公司定期消杀,所有杀虫剂使用记录均详细归档,实现全程可追溯。
在罐装车间,刘涛讲到,罐装流程是全流程污染风险最高的环节,而前产奶处理的瞬时灭菌环节更需在数秒内精准控制温度。温度偏高会破坏营养,偏低则无法彻底灭菌。此外,团队了解到,奶源质量监测是重中之重。伊利自有牧场实现全流程监控,严格防范牧民为提高含氮量违规添加化学物质的行为。
团队成员还与企业管理层进行座谈。经理张友钰表示,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此次实践活动既增进了产业学业研究互动,也让消费者更直观了解食品行业的责任与担当。

实践团成员与企业管理层进行交谈(通讯员 李雪 摄)
街头调研倾听民声:市民安全意识不断提升
7月9日,实践团兵分两路,在黄冈万达广场及黄冈师范学院附近的小吃街展开随机采访。调研结果表明,超八成受访市民会主动查看食品生产日期,小吃街摊主均持有食品安全许可证,且公众普遍关注食品添加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在采访中,一市民表示,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科普活动,他更倾向于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相关内容。
走近老幼温情科普:安全理念浸润童心银发
7月10日,实践团走进黄冈颐尔养老院,用“拉家常”“讲案例”的方式守护银发群体。实践团成员们从食品选购的“一看二闻三查”规则,讲到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再到健康饮食建议。
“‘牛奶精灵’要经过多少道检查才能到小朋友手里?”7月11日,赤壁幼儿园里响起稚嫩的问答声。实践团以“‘牛奶宝宝’的奇妙安全之旅”为主题,用充满童趣的视角演示牛奶生产流程,让食品安全种子播种在儿童心间。实践团成员用形象的话语讲解“巴氏消毒法”,将“透明的小房子”比作包装盒时让小朋友们了解到包装的重要性。
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表示,通过此次调研认识到,食品安全需企业严控、公众监督、政策护航三方合力。食品安全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需要全社会协同筑就的安全防线。唯有企业以严苛标准检测,商家依法办理经营许可,百姓积极关注留意,才能织就食品安全网。
未来,实践团成员将持续以专业所学服务社会,带着本次实践所得,为“舌尖上的安全”贡献青春智慧,以脚步丈量食品安全标准,追寻人民幸福的食安星空。
审核人:许庆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