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德仁 廖弘颖 石镇岭)7月15日上午,文法学院“藕小妍”乡村振兴实践团队赴江夏区山坡街道幸福村,举行武汉市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暨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校团委书记代金贵、校团委副书记杨扬、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治瑜、团武汉市委学少部副部长熊佳星、山坡街道办事处主任葛庆峰及实践队队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团江夏区委书记苏成凤主持。

座谈会现场(通讯员 章雅萍 摄)
科技支农:用实践绘就乡村振兴
会议伊始,熊佳星介绍了武汉市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整体情况。她表示,该项目期望通过加强校地合作,运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挖掘并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乡村品牌,为大学生提供践行青年担当的实践平台。

团市委学少部副部长熊佳星发言(通讯员 曾可 摄)
随后,代金贵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劳育”正式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勉励团队成员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挥专业优势,聚焦专业性、可行性、实质性,结合乡村实际需求,务实勤勉地开展实践调研,上好社会实践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和“一线的专业课”。

校团委书记代金贵发言(通讯员 曾可 摄)
葛庆峰强调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并肯定了“藕小妍”项目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藕小妍”团队发挥技术优势,以“科技”为源泉,为农户们浇灌出“致富”的希望之花,让幸福村这块“土疙瘩”摇身一变,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宝贝”。

山坡街道办事处主任葛庆峰发言(通讯员 曾可 摄)
知行印记:用科技激活产业蓝图
当日下午,实践队伍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入户访谈。通过面对面交谈,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地村民对种植高产莲藕品种的积极性较高,但由于缺乏科学的保鲜技术和完善的产业链,存在莲藕销售半径受限、产品附加值开发不足、二三产业联动薄弱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发展。这一调研结果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助农提供了重要依据。

团队成员对村民进行访谈(通讯员 章雅萍 摄)
最后,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老师们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实干动力,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找准坐标、深耕细作,让青春的汗水浸润乡土,让实践的成果惠及百姓,以实际行动为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新图景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人:周治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