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魏思思)7月7日至13日,公共管理学院“雏鹰护航队”暑期社会实践团扎根武汉市放鹰台社区湖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展“雏鹰护航计划”暑期实践活动。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们为社区一至六年级的孩子们打造了一系列暑期课堂,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精神,感悟“本禹精神”的薪火相传。
7日清晨,“雏鹰护航队”的成员们抵达湖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启了一天的守护之旅。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她们设计了涵盖情绪管理、信息管理启蒙、水资源保护、交通安全教育等多元化主题课程。为确保教学效果,队员们深入分析各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反复打磨教案,力求课堂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课堂上,她们运用“小奖品激励”、“击掌互动”等方式调动课堂氛围,让孩子们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中逐渐敞开心扉。

潘雨萱在讲解信息管理的概念(通讯员 魏思思 摄)
全天候守护,细节处见真情
授课之外,“雏鹰护航队”的队员们更承担起全天看护、作业辅导和秩序维护的重任。魏思思在辅导三年级学生数学时,发现孩子对分数概念理解吃力,她俯身耐心讲解,一遍遍用实例演示,二十分钟后,孩子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露出了豁然开朗的笑容。潘雨萱则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主动融入一年级小朋友的游戏圈,在轻松的互动中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肖晨和乔靓时刻关注着教室的动态,细心调解孩子们间的小摩擦,确保整个环境既秩序井然又充满欢乐。她们的全身心投入,让“陪伴”二字有了温暖的注脚。

魏思思在讲解数学题(通讯员 乔靓 摄)
学院关怀,校地携手共育未来
8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丁艳华、辅导员王怡诺到活动中心看望实践团队,随后,她们与放鹰台社区书记叶玮进行了深入交流,就深化校地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共同为“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丁艳华在授牌仪式上表示:“实践基地的建立,不仅为我校学子搭建了宝贵的实践育人平台,也是高校服务社会、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尝试。我们将持续输送优秀学子,让‘本禹精神’在接力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叶玮书记对华农的支持表示感谢,她认为“雏鹰护航计划”为社区孩子们带来了高质量的暑期陪伴和教育资源,期待未来更紧密的合作,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护航。

实践团队和社区书记叶玮进行授牌留影(通讯员 王思颖 摄)
巧遇榜样,志愿薪火永相传
实践过程中,团队还迎来了一份意外的精神鼓舞。正在开展志愿服务的“雏鹰护航队”巧遇共青团湖北省委副书记、我校杰出校友徐本禹。了解到团队的实践内容后,徐本禹倍感欣慰。他与队员们亲切交谈,充分肯定了大家的付出与奉献,并深情寄语:“志愿服务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爱心接力。看到你们年轻的身影在社区为孩子们倾注心力,我非常感动。希望大家将这份爱与责任铭记于心,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让这份温暖的接力棒代代相传。”随后,他与团队成员们在巧遇的路上合影留念,定格下这寓意深远的瞬间。

徐本禹老师与实践团队进行合影(通讯员 丁艳华 摄)
手捧合影,队长魏思思感触良多,她认为能在实践中偶遇徐本禹老师并得到他本人的鼓励,是莫大的动力和信心,但更让队员们内心充盈的,是孩子们课堂上闪亮的眼睛、游戏中绽放的笑脸,以及家长们信任托付的眼神。实践队员们表示,这次实践让她们深刻体会到,“本禹精神”绝非抽象的口号,它就蕴藏在每一次精心备课的专注里,每一次俯身辅导的耐心间,每一次与孩子真诚互动的温暖中,对于她们来说,“雏鹰护航计划”不仅是服务社区的窗口,更是践行初心、传承精神的课堂,接下来她们会继续用心守护,让爱的接力永不停息。
审核人:丁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