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冯韬越 倪含荞)7月8日,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阡陌上行志愿服务队“秭梦为归”暑期支教分队,在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镇平睦河小学组织开展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宜昌市科技馆副馆长李中勤、秭归县科技馆馆长周勇、平睦河小学校长谭红胜等莅临现场指导,活动还得到了湖北省科技馆、宜昌市科学技术协会、宜昌市科技馆及秭归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支教队员与当地科技馆和平睦河小学校方对接活动细节(郑皓翔 摄)
本次活动秉持“知识筑基、方法领航、思想启智、实践润心”理念,设置了互动表演、展品体验和实践操作等环节。在支教队员的引导组织下,小学生们有序参与,全程热情高涨。

平睦河小学的学生们在观察机器人(郑皓翔 摄)
动感音乐中,人形机器人整齐起舞、智能机器狗灵活展示高难度动作,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呼与热烈掌声,大家争相与机器互动,近距离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飞舞小球”“有趣的透镜”“三维磁感线”等十余件涵盖物理、光学等原理的互动展品前更是人头攒动,孩子们亲手操作、兴致盎然,身着红马甲的支教队员和科普志愿者则穿梭其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让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生动可感。
宜昌市科技馆副馆长李中勤现场观摩后表示,孩子们眼中充斥着对知识的渴望、对科技的向往,场地回荡着他们此起彼伏的欢呼声,科学的种子已悄然在孩子们心中种下。
“秭梦为归”支教队队长、公共管理学院信管2301班董荪韬谈及活动初衷时提到,去年乡村支教期间,他发现许多孩子对科技的认识仅停留在书本上,便萌生了让他们亲手触摸、感受科技的想法。从构想到现实,支教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尤其是场地问题:平睦河小学校舍条件有限,缺乏专门活动空间。面对挑战,支教队积极与校方沟通协作,在学校全力支持下,腾挪并改造出两间相邻教室作为活动场地,团队成员更是亲力亲为搬运物资、布置场地,才将有限空间打造成充满科学趣味的“迷你科技乐园”。“空间虽小,梦想很大。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董荪韬感慨道。

“秭梦为归”支教队员与当地小学生合影(郑皓翔 摄)
据悉,“秭梦为归”支教队入选了团中央2025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获批了湖北省2025年“爱心托管班”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立项。后续,他们还将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展非遗传承等主题活动,持续丰富乡村学生的假期生活。这不仅能深化实践育人成效,引导青年在服务“国之大者”中挺膺担当,更能为乡村教育发展、文化振兴及科学普及贡献华农学子的青春力量,让科学的种子在乡村扎根生长,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助力深化实践育人、服务乡村振兴。

“秭梦为归”支教队员与当地科技馆、科学技术协会参与活动人员合影(高磊 摄)
审核人:罗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