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
首页 / 青春校园 / 正文
【耕读路上】文法学子赴湖北恩施开展茶语数字化传播主题社会实践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岳建钰 周鹏飞 刘诗蕊 陈江珊)6月28日至7月4日,文法学院赴湖北省恩施市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恩施市,开展了以“恩施玉露茶产业数字化传播现状与设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文法学院副教授梁骁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通过参观走访、交流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恩施玉露茶产业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播现状,为其数字化传播探索设计方案,助力这一“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数字浪潮中焕发新生。

顶层设计指方向 一线走访察实情

6月29日至30日,团队聚焦产业宏观布局与企业发展现状,开启深度调研。首站前往恩施州茶产业协会,与恩施州农业农村局科长胡兴明、协会秘书长程鹤江进行深入座谈。双方就恩施玉露的历史传承、文化内涵、品牌建设关键举措以及当前市场拓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核心议题展开交流,本次谈话为团队系统把握恩施茶产业宏观态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获取一手资料,团队随后走访调研了多家代表性茶企。在龙凤镇龙马村龙马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厂长张孝发引导参观标准化生态茶园及现代化制茶加工车间,详细讲解了恩施玉露独特的加工工艺,令团队成员切身体悟到“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的深刻内涵。

团队与张孝发交流 (通讯员 周梦杰摄

随后,团队调研金果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管何磊介绍了企业销售状况及系列茶品工艺,恩施玉露蕴含的文化底蕴、创新精神与匠心品质给成员留下深刻印象。

何磊向团队介绍企业 梅诗雨摄

在恩施花枝山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刘中山带领团队参观生产线。尽管已过茶叶加工季,机械设备处于停工状态,但车间依然保持整洁。他分享了公司从艰辛创业到稳步发展的历程,特别是获得“恩施玉露”公共品牌授权后,产品销路由困转畅的关键转变。此行深化了团队对恩施玉露文化、品牌与市场的认识。

寻根问源溯根本 沉浸体验悟匠心

7月1日至2日,团队深入文化源头,解码恩施玉露传承千年的技艺密码。团队首先抵达恩施玉露发源地——黄连溪的源头文化馆。恩施玉露非遗第十一代传承人、恩施黄连溪茶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曹乐书向团队介绍恩施玉露的发源、文化与具体工艺,解答团队成员关于制茶工艺的问题。成员们更在操作台亲身体验“炒头毛火”“揉捻”“铲二毛火”等核心工序,对特色工艺有了具象认知。

非遗传承人曹乐书向团队讲解恩施玉露品牌 梅诗雨摄

随后,团队转至恩施玉露博物馆。讲解员向团队介绍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叶有限公司的发展概况,讲述恩施玉露各时期的发展状况。团队与公司董事长张文旗交流文化传承议题,深刻认识到茶产业复兴对弘扬中国茶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性。

讲解员为团队讲解润邦公司历程 刘诗蕊摄

在湖北云之木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晓霞介绍了茶叶用途的多样化发展,为茶产品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期间,团队成员在唐晓霞的教授下体验闻茶,品茶,让团队充分了解茶香及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产业融合探新路 茶旅联动绘蓝图

7月3日至4日,团队深入企业基地,聚焦创新实践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团队首先到达恩施凯迪克富硒茶叶有限公司,与副总经理张魏进行交流。张魏提到要加强立早茶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促进茶旅融合。并与团队交流产业的优势与不足,为公司未来发展做出了相关规划。张魏带领团队深入公司参观,并走进茶叶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翠绿茶树生机盎然,清新茶香萦绕鼻尖,背靠恩施大峡谷的独特地理环境,让人深刻感受到富硒茶叶生长的天然优势。

团队还探访蓝焙玉露桃花园,与恩施蓝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茶旅业务主管刘少艺进行深入的交流。刘少义向团队提及乡村企业发展的方向,并强调需要把企业发展与地域特色景点、文化相结合。茶与旅的融合发展使茶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延续。随后,恩施州茶产业协会宣传部长杨岚带领团队前往洞下槽村。该村打造了龙赶湖研学旅行实践教育营地,是当地企业、合作社、农民三方共同合作,促进乡村振兴的优秀范例。

团队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对恩施玉露茶在数字化浪潮中传播现状进行了探索,对其未来数字化传播路径做了思考。团队负责人说,希望未来在各方持续努力下,恩施玉露茶终将借力数字化渠道,突破地域限制,在更广阔的数字世界与现实消费场景中焕发光彩,让缕缕茶香飘入千家万户。

审核人 周治瑜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