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课程辅导
学生在学校图书室阅读
支教团教师合影(供图肖媛)
南湖网讯(通讯员肖媛)5月上旬,我校附属学校的教师支教团前往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大水乡支教点开展“走进贵州,送教下乡”活动。大水乡群山环绕、地理位置偏远,支教团教师几经辗转颠簸最终抵达目的地。活动开展地为“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和“本禹希望小学”,这两所学校多年来一直得到我校的扶持资助,我校研究生支教团也常年驻点支教。
5月12日中午,初到大水乡,教师支教团首先前往“华农大石希望小学”。跟随着驻点支教大学生的指引,团员们欣喜地发现昔日破败不堪的教室如今已建成为两层教学楼,曾经简陋的办公室也被砖砌办公室所取代。除此之外,平整的水泥空场上甚至架起了羽毛球网,摆放了乒乓球桌……眼前的改变让团员们感到欣慰——当地孩子们的学习条件虽依然艰苦,但已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当团员们走近正在午间休息的孩子们时,他们眼睛中透着好奇与期盼,却又面露怯色,既想靠近团员们,却又步步退却。团员们意识到,与孩子们深入交流没有那么简单。
大石希望小学的当地教师仅有3位,其中包括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十余年的王校长,这里的每位老师都身兼数职,担任着校园里所需的各种角色。下午,支教团王玥老师给二年级的孩子带来音乐课程。音乐课作为“送教下乡”的第一节课,是支教团的教师与华农附校校领导们几经商议敲定下来的。因为在教师与学生不熟悉的情况下,欢快的音乐能更快地拉近双方的距离。音乐课上,大家集合唱歌、一起跳舞,满怀热情的王玥老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学生们从开始的害羞胆怯,到后来跟随老师大胆唱跳。一张张毫无顾虑的笑脸让团员们知道,与孩子们之间的无形屏障已被轻轻拨开一角。
放学后,为了解学生校外的生活情况,支教团教师沿着小路进入大山更深处。偌大的山群,一座连着一座,放眼望去,没有料想中粗壮高大的树木,全是一派纤细景象。由于喀斯特地貌遍布,地下溶洞数不胜数,土地难以保水保肥,当地庄稼人细心照料的青菜却还是“面黄肌瘦”。看着路边一块块木板搭建的老旧破败的房子,想起穿着破旧的学生在课堂上露出的笑脸,回程的路上,团员们都沉默不语。突然,一位团员发现了路旁一棵通体刀痕的树,这是一棵漆树。漆树长成后不断被割开,流出生漆成为重要工业原料。这让团员们想到在山区扎根,奋斗在教育前线的教师们,他们的爱心与奉献,让这里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从而有能力来改变山区的境况,想到这里,团员们得以释然。
5月13日一大早,团员便赶到了送教的第二个目的地“本禹希望小学”。这里相比“大石希望小学”接收我校资助的时间更长,学校规模相对较大,为拓宽当地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学校增配了一间多媒体教室。
上午,支教团陈小荔老师教授语文课,她是一位已临近退休的资深教师。此次前往贵州路途遥远,陈老师克服身体不适,坚持参加此次活动。她在多媒体教室使用投影给孩子们上课,幕布上投射出一张张色彩鲜明、震撼人心的图片,学生们大呼新奇。在课堂回答问题环节,一开始,学生们胆怯得不愿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陈老师耐心地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展开思考,帮助他们梳理、整合阅读的方式方法,列举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学生们终于举起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午间,支教团的团员们与学生一同享用免费提供的营养午餐。学校食堂的肉和菜由乡里供应,总量有限,学生们的餐盘里饭较多,菜只有零星几片,但学生们表示饭菜味道可口。原来,当地学生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条件较差,许多学生早上吃不上早餐,行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上学,到正午早已饥肠辘辘。
午饭休息过后,师生在升旗台前的空地上一起学习儿歌《大王叫我来巡山》的舞蹈。幽默有趣的歌词,活泼动感的旋律,让从未接触过音乐舞蹈课的孩子欣喜若狂,“来吧来吧!大家一起来跳!”看着空地边跃跃欲试的孩子,王玥老师挥手,邀请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跳舞,在简陋的活动场地上,师生们一起笑着、唱着、跳着……
两天过后,交流活动接近尾声。在课后总结的座谈会上,本次教师支教团队长夏瑛老师表示,过去的若干年里,华农附校一直承担着研究生志愿者每年的岗前培训工作,送走一届届志愿者的同时,也一年年迎来到华农交流学习的大水乡各个小学的教师们,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和机会来到这里交流学习。这次的活动是附校做出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双方交流学习之路的重要转折点,以后学校将尝试把这个活动作为常规项目固定下来,作为双方教师定期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希望在力所能及的方面为两所希望小学提供更多的帮助。
审核人:李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