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
首页 / 社会服务 / 正文
“昆虫箱”载着科学梦飞进深山
——学校博物馆为恩施摩峰中心小学开启“自然启蒙课”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梁玲)一只只珍奇昆虫标本“走”出玻璃展柜,一本本充满童趣的科普书籍送到小手中,一堂“会动”的自然课在海拔千米的恩施建始县官店镇摩峰中心小学开讲。近日,我校博物馆“移动博物馆·科学零距离”活动走进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摩峰小学,为大山里的孩子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科学启蒙之旅。

▲标本展览走进山村小学(学校博物馆 供图)

博物馆团队不仅带来了精心准备的昆虫标本展览,还通过现场讲解、动手制作蝴蝶标本、开展动植物科普讲座等形式,让摩峰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自然的奇妙与科学的魅力。

▲学校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同学们作讲解(学校博物馆 供图)

“看!这只蝴蝶翅膀会发光!”、“竹节虫真的好像树枝呀!”昆虫展台前围满了好奇的小朋友。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边展示锹甲、大蓝闪蝶、枯叶螳螂等昆虫标本,一边讲述它们的习性和故事。孩子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不时发出惊叹。

▲动手制作昆虫标本(学校博物馆 供图)

▲展示作品(学校博物馆 供图)

更让同学们兴奋的是亲手制作昆虫标本环节。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下,孩子们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蝴蝶固定在展翅板上,体验了一次“小小科学家”的成就感。“这是我第一次做标本,太好玩了!以后我也想研究昆虫!”摩峰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赵心爽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

▲植物与昆虫科普知识讲座(学校博物馆 供图)

活动还安排了植物与昆虫知识科普讲座,通过图片、视频和互动问答环节,深入浅出地讲解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要保护每一种生命。”博物馆冯兴伟老师在讲座中这样告诉孩子们。

▲小朋友收到礼物——由学校博物馆编写的科普读物《狮山鸿渐》(学校博物馆 供图)

活动中,每位小朋友还获赠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由博物馆编写的科普读物《狮山鸿渐》。该书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和插图介绍校园常见的鸟类,被称为“藏在书本里的自然博物馆”。摩峰中心小学校长表示:“这些资源对我们山区的孩子来说非常珍贵,既开阔了视野,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博物馆馆长姜昊表示,学校已连续多年对口帮扶恩施地区,通过支教、科普活动、农技支持等多种形式,尝试参与并助力乡村振兴与教育发展。此次活动的发起,正是响应“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号召的一次生动实践。他强调,摩峰中心小学作为当地一所典型的乡村小学,教育资源相对有限。此次“移动博物馆·科学零距离”活动,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将优质科普内容送进深山,有效弥补了乡村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的短板。姜昊说:“我们希望通过一次次这样的活动,让山里的孩子也能触摸到科学的温度,激发他们探索自然、追求知识的热情。未来我们将让‘移动博物馆’穿越更多山水,点亮更多孩子的梦想。”

审核人:姜昊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