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傅敏喆 刘辉)9月17日上午,一场承载着农业强国与科学家精神传承使命的“与院士面对面”座谈,在“领航计划”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研修活动(湖北班)现场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协党校主办,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承办,来自全国近百名青年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聆听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主题的深度分享,共同探讨农业强国建设路径,传承科学家精神。湖北省科协正厅长级干部陈兴荣、组织人事部二级调研员何俊杰参加活动。

▲傅廷栋院士向青年科技工作者讲述科研路上的坚守与思考(教育培训学院 供图)
傅廷栋院士结合六十余载扎根农业科研一线的亲身经历,从“初心与使命”“突破与创新”“精神与传承”等三个方面,向青年科技工作者们讲述科研路上的坚守与思考。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缺油’问题突出,老百姓吃油都成难题。”傅廷栋院士回忆起当年的场景,言语间满是对国家需求的关切。正是这份使命感,让他毅然投身油菜研究领域。他强调,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初心,就是要胸怀“国之大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田野上,让科研成果真正走进农民的小院,惠及农业生产,用科技力量解决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从发现波里马雄性不育系,推动我国油菜种植实现“杂交化”飞跃,到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引领油菜产业迈向“杂优 + 双低”(低芥酸、低硫苷)的品质革命,傅廷栋院士用一个个鲜活的科研案例,展现了农业科技从田间发现到产业应用的完整路径。谈及当下,他介绍,团队正聚焦耐盐碱油菜培育、抗根肿病品种研发等新方向,持续回应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以不断创新为农业产业升级注入动力。
座谈现场,傅廷栋院士的“六件套”—— 草帽、挎包、深筒靴、水壶、工作服、笔记本,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这组陪伴他走过数十年田间地头的 “装备”,如今已成为华中农业大学油菜团队的精神符号,象征着“脚踏实地、扎根一线”的科研态度。他勉励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做到“顶天立地”:既要仰望星空,追求前沿理论突破;也要脚踏实地,深入生产实践找问题、解难题,既要耐得住科研的寂寞,更要扛得起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在互动环节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们围绕智慧农业发展、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融合、科研方向选择等热点问题踊跃提问,傅廷栋院士细致解答。“成功来自于汗水加智慧加机遇,而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傅廷栋院士的寄语掷地有声。他还叮嘱青年一代要牢记“不怕难、不满足、不计较、不浮躁”,在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中勇担使命、开拓创新。
审核人:兰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