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
首页 / 社会服务 / 正文
“发展生态养殖,助力乡村振兴”讲座在长岭关村举行

杨冬凯慰问支教队队员(通讯员 方云琪 摄)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文晗康 罗诗武 杨傲宇 )7月15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冬凯以及院研究员陈顺友一行到麻城市长岭关村慰问牧医阳光支教队,开展以“发展生态养殖,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讲座,麻城市农业农村局畜牧生产股股长程忠、长岭关村党支部书记熊德平、牧医阳光支教队队员、长岭关村养殖户等40余人参加讲座。

陈顺友以“新质生产力”为切入点,提出乡村地区的畜牧业仍然要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养殖。他介绍了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提到创新驱动发展,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通过“一新”促进“三新”。他强调,发展新产业要围绕区域优势,包括资源、市场、产业基础等。他以麻城黑猪生产为例,向养殖户提出建议,强调利用现有资源,找准市场、拓宽销路,“千家万户,还是要有龙头企业带动。”

陈顺友提出乡村畜牧业应发展生态养殖(通讯员  方云琪 摄)

“把养殖做好,还要把产品卖好,这是我们目前农村畜牧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陈顺友说道。针对这一问题,他提出要找准“新质生产力”的特点,一是思路要创新、品种要创新、养法要创新,科学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二是质优,畜牧业生产要围绕品质、健康、长寿来增效,有品质才有健康,有健康才有长寿。他提出,目前农村畜牧业做法仍较为原始,必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何找准畜牧业未来发展方向?”陈顺友提到,基层要以户为单位,养殖户要深入了解肉蛋奶的消费量,找到增收的途径。他提到,目前中国人的餐桌上,94%的猪肉来自于欧美国家的种猪或是种猪基因,本土猪肉只占6%。他强调,麻城黑猪是湖北省肉质资源的后备资源之一,养殖户要少养、精养、有特色地养,养具有高品质的黑猪。

“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是放在第一位的。”他提到,麻城市资源丰富、产品质量好,尤其是黑山羊,历史悠久。他推荐养殖户首选黑山羊,充分利用山区、草料等优势,结合羊肉市场价格较为稳定等因素,大力发展麻城黑山羊产业链,以家庭为单位精养副业。

陈顺友详解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体系(通讯员 方云琪 摄)

谈及如何发展当地畜牧业,陈顺友强调:“强国必强农,强农先强种。”他提到,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基础上,保障好居民的“肉盘子”供应同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发展畜牧业必须从种源抓起,坚持“一种一产、一种一品、一种一芯”,形成规模效应与市场竞争力。陈顺友对比分析品种特性:国外品种虽具生长速度优势,但本地传统品种如历经百年选育的麻城黑猪、黑山羊等,在肉质风味、适应性及文化内涵上优势显著,是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他表示,优选品种需兼顾四大关键指标,一是繁殖性能优良,确保种群稳定扩繁;二是生长速度快且饲料报酬率高,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三是屠宰出肉率高,提升经济效益;四是肌肉品质高,兼顾食用安全、品质达标、风味独特。

围绕生态养殖,陈顺友详解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他提出,科学规划养殖场至关重要,需确保畜禽养殖圈舍间距合理、朝向优化,并完善设施建设。在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应采用分级处理模式:固态粪便经发酵转化为有机肥;尿液及液态废弃物通过封闭式发酵生产沼气,残余沼液亦可加工为液态肥;气味方面,目前成熟有效的控臭技术已可有效防止扩散。陈顺友强调,唯有实现规范化的场舍建设与环境维护,配合程序化疫苗接种与生物安全措施,才能筑牢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此外,他呼吁大力推动“生物科技下乡”,用科技力量降低养殖成本、提升防疫效能。

程忠发表讲话(通讯员 方云琪 摄)

程忠表示,木子店镇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特色物产资源,如独具特色的“蔸子火、老米酒”民俗文化,以及老米酒、黑山羊、黑猪肉等优质农副产品。他提议,未来长岭关村应着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与品牌建设,积极拓展乡村旅游,充分挖掘和释放本地资源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审核人:杨冬凯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