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徐行)“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屈原写下了《九章·橘颂》;2000多年后的今天,在他的故里湖北秭归,那株曾被《橘颂》礼赞的嘉木,已在峡江两岸绵延成片。

▲活动现场(记者 徐行 摄)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少波出席活动(记者 徐行 摄)
5月30日,端午时节,一场盛大的“橙才日”活动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启幕。在这方被楚辞浸润的土地,正在续写华中农业大学与秭归因“橙”结缘的故事新篇。

▲秭归县委副书记李波致辞(记者 徐行 摄)
秭归县委副书记李波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长期以来支持和关心秭归脐橙产业发展的各界致以崇高敬意。他强调在新征程上,期待与华中农业大学深化合作,在品种创新、数字农业、精深加工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持续为秭归脐橙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大重点,全力推进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

▲签署合作协议(记者 徐行 摄)
秭归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张浩与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党委书记龙健飞在活动现场签署《秭归县人民政府 华中农业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未来地校双方将建立长期、全面、深层次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共同推动高校产学研合作和县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产学研合作新典范。

▲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伊华林教授深情讲述四代华农科学家扎根秭归的动人故事(记者 徐行 摄)
脐橙产业的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科研的突破。秭归与华中农业大学的“橙”缘,也已成为校地合作的典范。活动现场,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果树系教授、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伊华林围绕华农与秭归因“橙”结缘的产学研合作历程,深情讲述了四代华农科学家扎根秭归,把论文写在秭归的橙园里,把成果留在农户家的动人故事。他说,华农与秭归的携手,是科技与土地的对话,更是人才与产业的共鸣。

▲全国先进工作者、秭归县柑橘良种繁育中心主任、校友曹立新分享与秭归结缘故事(记者 徐行 摄)
全国先进工作者、秭归县柑橘良种繁育中心主任、校友曹立新分享了在导师伊华林教授鼓励下与秭归结缘故事,回顾了华农科学家与秭归脐橙产业携手共进的轨迹,阐述了对未来发展的憧憬。他表示,将始终牢记并践行“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华农校训精神,恪守科技工作者的理想与使命,为秭归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活动还开展了“秭归橙农”劳务品牌推介,发布了一批2025年度脐橙产业揭榜领题项目,并为秭归县第十二届柑橘产业县管优秀专家颁发聘书,为“秭归脐橙青科突击队”正式成立授牌。

▲章文才、邓秀新等科学家在秭归接力指导帮扶的故事传扬(记者 徐行 摄)
秭归,是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全国首个“中国脐橙之乡”。目前秭归全县脐橙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量超100万吨、年综合产值达203亿元,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60多年来,秭归成为华中农业大学柑橘研究的试验田,从章文才到邓秀新,再到程运江、郭文武、伊华林、刘继红、徐强等,在一代代华农柑橘科研工作者对秭归的接力指导帮扶下,不仅构建了“春有伦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的四季鲜橙种植格局,让秭归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四季有鲜橙”的产区,更储备了柑橘种质资源130余个,让秭归已建成三峡库区最大的柑橘良种种质资源库,牢牢攥牢了柑橘种业的“中国芯片”。

▲“小火车”在林间翻山越岭(记者 徐行 摄)

▲无人机在空中穿梭往来(记者 徐行 摄)
更为重要的是,60余年间,从品种改良到技术创新,一代代华农柑橘科研工作者不仅带领秭归橙农致富,还为秭归培育出一大批乡土人才。这些“土专家”们带领秭归橙农,紧跟时代步伐,善用科学技术,让秭归脐橙产业人才济济。本地“后生”接了班、外乡“徒弟”扎了根。当下秭归全县90%的乡镇、80%的行政村、70%的人口从事脐橙相关产业,近600名橙农取得农民专业技术职称,秭归脐橙产业正蒸蒸日上。
如今的秭归,满山橙树堆青叠翠,栋栋楼房引人注目,乡村道路纵横相通,村庄环境干净整洁,一幅产业兴、生态好、农民富、农村美的时代新蓝图展现眼前,亿元村的村民们正享受着脐橙产业带来的殷实富足的幸福生活、美好生活。

▲杨少波讲话(记者 徐行 摄)
“提到秭归柑橘,绕不开华中农业大学与秭归六十余载的深厚情谊。”正如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少波所说,华中农业大学与秭归因柑橘相识结缘,校地之间双向奔赴、相互成就,共同塑造了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新典范,共同铸就了秭归脐橙这张富民金名片。他强调,学校将继续秉持初心,牢记强农兴农使命,着力加强脐橙品种改良研究,培育更多适应市场需求、品质卓越的新品种。持续深化新型生产技术推广,通过智慧农业、数字果园建设,实现种植管理精准化、智能化,让秭归脐橙品牌更响、产业更强、百姓更富。
昔日屈子行吟泽畔的江畔,今日已成播撒科技薪火的沃土。从江畔到山野,从《橘颂》的诗行到丰饶的橙园,秭归与华农因这枚“金果”结缘。而今,秭归正在擘画脐橙产业新蓝图,华中农业大学还将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科研优势,在新时代柑橘园里共同续写着千年“嘉树”新华章。
审核人:龙健飞 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