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第二届乡村传播高端论坛在我校召开

南湖网讯(学通社记者 梅晴航 莫雅婷)9月21日,2018第二届“乡村传播”高端论坛在我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由我校文法学院广告与传播系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五十名乡村传播研究学者与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共话乡村振兴与乡村传播这一时代主题。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少波为开幕式致辞,他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从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三个方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学校、学者、学生应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用智慧谋略,创业成果推动农业现代化。”杨少波指出,乡村传播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有重要作用。学校一直高度重视人文社会学科在乡村传播中的作用。在未来双一流建设中,我校将进一步明确乡村传播研究的重点方向,更好地实现我校在乡村传播学领域的特色发展。

接着,文法学院院长钟涨宝教授代表学院致辞,他说:“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传播,乡村传播为乡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文法学院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情况,分享了乡村传播课题的研究成果,指出实践能力和创新力对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性,并希望我校今后能够在乡村传播的研究中更进一步。

论坛第一场主题报告由广告与传播系主任余霞老师主持。武汉大学桂胜教授做了题为《乡村振兴中再造空间民俗文化传承模式研究》的报告,探讨了民俗传承理念、策略、手段、机制创新等问题,解答了为何要再造空间民俗文化传承,如何再造空间民俗文化,以及再造空间要传承什么的问题。武汉大学吕尚彬教授点评其报告是“为飘移的民俗文化筑造寻找新形式,让乡愁有依托”。

华中科技大学钟瑛教授在《关于乡村传播的思考》主题报告中,分析了互联网及新媒体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影响。她提出,农村新媒体的对内传播再造了流动空间,将分散的人聚集在一起,提高了内部讨论公共事务的效率;对外传播则促进了乡村农民与社会的融合。

中国农业大学李红艳教授带来了《什么是农民眼中的美好生活?——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传播的反思》的主题报告。她立足农民日常生活的逻辑研究和幸福指数的测量,对农民的制度化脱嵌与个体化选择、个体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设计、乡村传播与农民个体的美好生活作出了详细论述。她指出,中国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设计超越了市民乡民之间的显著性分割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社会现实,值得进一步探寻。

第二场主题报告中,江苏师范大学刘行芳教授的报告以对农民媒介行为的研究为主题,深入剖析了农民的媒介素养。来自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的李亚军介绍了垄上传媒在乡村传播实践方面的探索与体会,他立足于为民办事、为民服务两个出发点,从《垄上行》这个节目的一系列转型中,跳出产业升级本身,回归三农本质,分享了媒体与农业融合之路上的收获。

中国农业大学张建平教授带来题为《现代乡村传播创新实践研究》的报告,他对乡村传播做了进一步的界定,并结合信息化背景,重新定义现代传播的概念。他认为,乡村传播应该定义为对农人、乡人的信息化传播,并鼓励信息化更多走向农村。

我校广告系乔同舟副教授最后做主题报告,对乡村传播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探究了发展传播学与人类传播学两大乡村传播传统,展望了参与式传播的研究前景。他提议未来的乡村传播研究要回到乡村,发展农村。

本次论坛还设立了两个分论坛,围绕“乡村传播与乡村文化”与“乡村传播与媒介变革”主题,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等校的与会师生一起参与了报告讨论。

大会闭幕式由文法学院副院长田北海教授主持,广告系钱广贵副教授为论坛作总结发言。

审核人:余霞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