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罗正威 穆庚辰)12月14日上午,由我校工学院、青年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四期“清涟”跨学科论坛在工学院工程楼B311举行。来自中国华能集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京翃翌陶瓷滤膜有限公司以及我校工学院等不同单位的学者就生物质能与二氧化碳减排技术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论坛由我校工学院教授晏水平主持。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温室气体减排与清洁燃料技术部副部长王晓龙以“燃气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及吸收剂环保回收技术研发与示范”为题作了报告,王晓龙首先介绍了其团队针对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所构建的气流床干法脱碳小试平台、固定床粉煤灰二氧化碳矿化实验系统,重点介绍了团队目前在二氧化碳吸收剂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他表示,面对目前严峻的二氧化碳减排形势,我们必须认识到开展燃气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研究的必要性和挑战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姚义清以“生物质固废厌氧发酵提质增效研究进展”为题作了报告。姚义清采用微生物菌群配合化学预处理法,对木质纤维素原料进行降解。他以弱碱性试剂替代传统强碱性试剂,既匹配了厌氧发酵pH为6.7—7.5的要求,又避免了次生产物的产生,提升了处理的环保性。此外,他还介绍了“土壤—厌氧发酵结合”的创新处理方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特任教授徐星光带来了题为“CO2 capture,separation and removal using structure tunable hydrogels”的报告,他从微观角度着重介绍了研发的“Polyethy leneimine(PEJ)snow”固体吸收剂在二氧化碳排放捕集方面的突出功效。
我校工学院教授晏水平带来了主题为“以沼液为纽带的CO2吸收剂植物与土壤固定”的报告。晏水平介绍了目前沼气提纯方法的不足,引出团队对此的解决措施。针对需求,他提出了“利用可再生氨水作为载体回收CO2,为沼气提纯,同时将回收的富二氧化碳沼液农业利用,将二氧化碳转移到植物和土壤中”的解决思路。报告最后,晏水平介绍了目前正在开展的以富CO2溶液为载体的CO2在植物与土壤中的固定机理的研究和相关实验,通过对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及结果的介绍,展示了研究成果。
南京翃翌陶瓷纳滤膜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魏逸彬带来了主题为“陶瓷膜技术及其应用”的报告。魏逸彬首先介绍了自己在陶瓷膜领域的研究方向和该方向现阶段所存在的困难,他从膜的定义及特点、膜技术、膜孔径、膜材料、制备和原理等方面展开介绍,通过多种膜的对比突出其独特优势和用途,引出陶瓷膜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副教授纪龙带来了题为“羟基氧化物纳米颗粒强化乙醇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吸”的报告,他以降低二氧化碳解吸能耗所采取的多种办法作为切入点,结合文献研究成果进行讲解,并运用一系列实验的表征结果展示了团队的研究过程。
论坛结束后,六位报告人就报告内容及最新研究成果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
审核人: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