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中非科技合作智库论坛在汉召开

活动现场(新媒体中心记者 刘欣茹  摄制)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晏华华 通讯员 田婧)11月20日,由华中农业大学、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以及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25中非科技合作智库论坛”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来自中非双方的智库、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中非新时代伙伴关系建设展开深入交流。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张镧、非盟主席办前主任穆罕默德·埃尔·哈森·勒巴特、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青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5中非科技合作智库论坛现场

张镧表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科技合作已成为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关键引擎。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中非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升国际话语权方面共识广泛,智库合作有助于打破西方话语垄断,提出具有南方视角的解决方案。未来,进一步推动合作从智力交流迈向行动转化,需强化议题引领、推动数字赋能、加强人才培育,推动智库研究洞见转化为解决现实困难的有效方案,助力中非科技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张镧致辞

青平介绍,今年以来,华中农业大学与非洲各国持续深化科技合作,与埃及本哈大学共建中埃科教中心,与卢旺达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关于非洲水稻产量提升的重要研究成果为当地粮食安全提供了科学支撑,在莫桑比克培养非洲农业技术人才超百名,在刚果共和国设立了非洲科教示范基地,学校培育的玉米等品种在非洲收成喜人。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与非洲伙伴的合作关系,为推动中非“十大伙伴行动”深入实施做出更大贡献。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青平致辞

穆罕默德·埃尔·哈森·勒巴特高度肯定论坛的重要地位,称其已成为非洲与全球大国合作中最具影响力的平台,几乎所有非洲国家元首均会参与峰会。他表示,论坛虽成果丰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希望今后能够设立常设秘书处及各核心领域专门机构,提升两国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度,以增强论坛持续性与高效性,为深化中非伙伴关系,加强全球南方国家合作提供支撑。

非盟主席办前主任穆罕默德·埃尔·哈森·勒巴特致辞

论坛上,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分别与华中农业大学世界农业文明研究中心、“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农业科技创新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国别(区域)研究中心、湖北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区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等5家单位签订合作备忘录,搭建开放、平等、共享的思想对话平台。中非专家围绕智库网络构建、人文交流、科技创新与农业合作等议题展开战略对话。聚焦“中非数字经济合作”与“中资企业在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广泛共识。

签订合作备忘录

论坛发起成立中非科技合作智库专家委员会,向首批11位智库专家颁发了聘书。专家委员涵盖中国科学院、非洲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顶尖学术机构的资深学者,以及深度参与非洲建设的中非民间商会等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同期召开中非科技创新智库第一次专家会议,共同研讨未来3至5年的合作蓝图,致力于推动中非科技创新合作迈向体系化、深入化,确保智库成果能够切实服务于双方的发展战略与民生福祉。

中非科技合作智库专家委员会首批11位智库专家颁发了聘书(以上图片由 记者 晏华华 摄)

本次论坛是2025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的专场活动之一。2025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的主题为“创新合作新机遇 携手逐梦现代化”,全面展示中非创新合作中心成立五年来的示范成果,持续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走深走实。

审核人 耿云冬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