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肠道菌群与代谢健康研究学者赵立平来校访问交流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凌楚琦)10月28日下午,第12期“南湖生物医学讲坛”在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举行。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系冠名讲席终身杰出教授、肠道菌群与代谢健康研究知名学者赵立平应邀作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熊立仲教授及部分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师生、治未病行动志愿者近500人参会交流。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金安江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 供图)

赵立平教授以《肠道菌群:一个“古老的新器官”——从“跷跷板”结构到以健康为中心的干预新路径》为题,系统介绍了其团队提出并自主研发的“基于生态功能群的高分辨率微生物组数据分析技术平台”。他用通俗的语言解读了近期发表于Cell的研究成果。团队整合覆盖不同地域、种族及疾病的38项肠道菌群数据,首次锁定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基石功能群”与“病生功能群”两大核心功能群,并构建“两个竞争功能群”(TCG)模型,把复杂肠道菌群简化为可测量、可干预的“新器官”,为精准营养和微生物组医学提供了“标尺”和“靶点”。在此基础上,团队提出了既养人又养菌的WTP(Whole grain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food and prebiotics)饮食模式。赵立平给从事肠道菌群研究的年轻人提出了建议,研究必须回答因果关系的问题;要跳出已知的数据库来思考,局限于数据库内,只能研究别人研究过的东西,已知数据库之外的部分可能启发真正的创新;要把生态学的概念引入微生物组研究中。报告结束之后,师生踊跃提问,赵立平逐一细致解答。

赵立平团队、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生医学院联合召开研讨会(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 供图)

报告会之前,赵立平团队、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生医学院联合召开研讨会。孙明教授、姚帆教授,崔少婕教授,成锐教授等师生参与了讨论。石秀娟副教授和王玲副研究员分别就“治未病”行动计划和“远交小鼠大群体全生命周期表型组分析”课题作进展汇报。会议围绕数据筛选、分析标准、评价指标等核心环节深入交流,明确了后续优化方向。赵立平充分肯定两项研究的创新性与应用前景,提出要充分发挥农业大学的独特优势发展“健康学科”,推动国人健康观念和科研范式从疾病治疗向主动健康转变。张启发院士在交流中表示,此次交流为推进全谷物和“治未病”行动项目注入了新活力,将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简介】赵立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学特聘教授,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系冠名讲席终身杰出教授。他从事肠道菌群与代谢健康研究三十余年,发现首例可以引起肥胖的人体肠道病菌;开发了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肥胖症、糖尿病营养治疗方案;建立了不依赖数据库的、基于生态功能群的微生物组数据分析技术平台,建立了“两个竞争性功能群”构成的核心菌群模型。从2008年起,担任《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IHMC执行委员会》委员。在Science、Cell、PNAS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审核人: 金安江 石秀娟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