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女科学家荟聚江城,为小麦科技创新贡献“她智慧”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滕利超 金堃)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小麦基因组与分子育种大会在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隆重开幕。作为大会重要组成部分,“女科学家论坛:小麦科技创新‘她智慧’”于8月27日晚举办。该论坛致力于彰显女性科学家在小麦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成就,探讨其在科研工作中的独特视角与重要贡献。

论坛由华中农业大学兰彩霞教授主持,特邀山东农业大学王永红教授、南京农业大学贾海燕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姚颖垠教授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伍玲研究员作为嘉宾出席,同时邀请五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女科学家进行了学术报告与交流。

植科院兰彩霞教授正在介绍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以及会议议程(通讯员 袁婵 摄)

论坛伊始,兰彩霞教授向与会者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嘉宾及议程。

中国农业大学柴岭岭副研究员首先发言,分享了发掘小麦抗倒伏基因Rht8的科研历程。四川农业大学胡燕灵博士汇报了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研究进展,YrTD121基因通过TdNLR1/TdNLR2协同激活植物免疫,并成功应用于育种实践之中,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如何在科研道路上克服自我怀疑、接纳不完美并完成自我突破的心得。河南农业大学贾奥琳教授聚焦植物免疫领域,重点介绍了TNLs抗病小体的结构解析与功能机制,并回顾了自己从传统农学转向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交叉学科研究的转型历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熊宏春研究员围绕高能重离子诱变技术在小麦育种和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邓清燕博士从区域育种实践出发,介绍了四川省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抗白粉病、条锈病与赤霉病品种的策略与成效。

在互动环节中,与会人员围绕基因克隆、抗病基因功能验证及育种策略等问题与报告人展开热烈讨论。

四位特邀嘉宾就女性科学家同与会者交流(通讯员 袁婵 摄)

互动环节中,与会人员与报告人展开热烈讨论(通讯员 袁婵 摄)

随后进行的嘉宾对谈中,四位特邀嘉宾就女性科学家的科研角色、工作与家庭平衡、学生培养与科研兴趣激发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她们分享自身经验,探讨了女性在科学研究中的独特优势与重要影响力,并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宝贵建议。

审核人 兰彩霞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