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吴元顺)8月22日至25日,中国园艺学会药用植物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园艺学会药用植物分会主办,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和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
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大鹏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来自全国24个省(市、区)的79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以及技术人员20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包含中国园艺学会药用植物分会筹委会扩大会议、开幕式、大会选举、药用植物数智化发展研讨会和“十大楚药”福白菊种植基地调研指导等环节。
大会开幕式前,中国园艺学会药用植物分会筹委会扩大会议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30余位药用植物领域科研工作者参会。与会学者对中国园艺学会药用植物分会的未来发展提出构思、展开畅想,对于整合行业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和助力药用植物产业高质量发展达成初步共识。
23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邓秀新对分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未来药用植物研究与产业发展寄予厚望。他指出,药用植物在人类健康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药用价值与文化意义深远,我国有20%-30%的贫困县依靠中药材产业精准脱贫,如今仍然是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加强学科交叉。药用植物学科应加强与农学、生物学、植物学等学科交叉,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等现代科学前沿。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深刻把握生态环境与药材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立足产业,解决产业中的难题,紧紧围绕道地药材质量退化、生产效率不高、精深开发不足等问题,组织专家团队“把脉问诊”,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三是推动中药走向国际。中医药国际化势不可当,分会要主动对接国际园艺学会人类健康园艺分会等国际组织,积极推进中医药国际化。

邓秀新教授为大会开幕式致辞
大会还进行了中国园艺学会药用植物分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委员、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和主任委员的选举,中国园艺学会办公室主任闫妍研究员依据《中国园艺学会章程》《中国园艺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及国家有关社团管理规定,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民主集中”的原则,主持大会选举。中国园艺学会药用植物分会主任委员由华中农业大学梅之南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由云南农业大学杨生超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陈万生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袁媛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陈素梅教授担任。选举结束后,主任委员梅之南教授发表就任致辞,他对大家的信任表示感谢,表示将按照邓秀新理事长以及各位代表的要求、意见和建议,和分会成员一道,共同推进我国药用植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学术交流阶段,大会特邀来自18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9位专家学者围绕药用植物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问题展开研讨。邓子新教授结合自身几十年科研经历,以“大健康产业与合成生物学”为题作主题报告,提出“原始创新一小步,产业发展一大步”,鼓励与会研究人员在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挖掘及生物合成等领域贡献力量。

邓子新教授作主题报告
24日,主任委员梅之南带领参会代表前往湖北省麻城市“十大楚药”福白菊种植基地进行了调研指导。该基地主要依托湖北省“515”科技服务中药材产业链行动实施,以科技赋能推动麻城福白菊产业提质增效。代表们对麻城福白菊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赞誉,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梅之南教授带领参会代表参观“十大楚药”福白菊种植基地
本次中国园艺学会药用植物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年会的举办,不仅为国内药用植物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也为推动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共同谱写药用植物研究与应用的新篇章。
审核人:刘元龙 梅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