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滇)6月24至7月8日,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华中农业大学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园艺林学学院、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武汉市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共同承办的2025年中国政府奖学金(CSC)国际暑期学校在我校举行。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意大利圣安娜高等研究学院、韩国济州国立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青年学子与我校师生共70余人参加。
本次暑期学校以“园艺植物生物学前沿与跨文化对话”为主题,构建了多维度的学习交流体系。9场学术讲座中,园艺领域专家聚焦光合作用能量转化机制、果实发育成熟机理、分子育种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等前沿方向,用通俗化表达解读尖端科研成果与行业动态,引发学员热烈互动;6场实验课程则聚焦实操能力培养,从分子标记检测到表型鉴定,学员在导师手把手指导下亲自动手,完成了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转化。
文化体验环节成为跨越国界的“情感纽带”。在剪纸贴画课程中,学员们化身“手工艺人”,用剪刀与彩纸诠释对东方美学的理解,这之中既有对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精准复刻,也有融入本国文化符号的创新设计,共同成为跨文化交流的生动注脚。

中外学员共体验剪纸贴画之趣(通讯员 杨雪 摄)
“暑期学校的价值,远不止于知识的传递。”张飞教授在闭营仪式上强调,“当不同国家的青年为同一个科研问题争论,为同一件手工作品欢笑,这座由学术与文化搭建的桥梁,便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参与学员纷纷对本次暑期学校表达感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的Morozov Viktor表示:“学术讲座让我触摸到园艺研究的最前沿,而剪纸课上与中国同学合作创作的时光,让我懂得文化差异背后,总有相通的热爱与创造力。”因特殊原因未能到场的伊朗学员Amirhossein Kazemzadeh Haghighi通过线上表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现场的热情,希望之后能够有机会亲自到华中农业大学来。”

学员合影留念(通讯员 王滇 摄)
据了解,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暑期学校已连续举办两届,作为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园艺林学学院推进国际化教育的标志性品牌活动,其影响力正持续扩大。未来,实验室与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同全球顶尖高校的战略合作,不断拓展跨国交流平台的广度与深度,致力于培养更多既具备扎实科研能力,又拥有开阔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全球园艺学科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审核人:王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