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谢欣倚)6月7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梁军教授做客狮山艺术节,带来题为“音乐旋律进行中的情感表达”的主题报告,深度剖析旋律与情感的紧密关联。

梁军做客狮山艺术节(通讯员 徐艳萍 摄)
讲座伊始,梁军以《乐记·乐本篇》中“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为例,引出音乐与情感表达间的紧密联系。梁军以《那年那月》为例,歌曲舒缓厚重的音乐旋律,以及娓娓道来对周总理的深厚敬意,正是音乐旋律中情感表达的生动注解。
梁军从旋律进行方向、三和弦分解式旋律动机、混合进行型旋律和来源于歌词的动机四个方面展开解读。结合《歌唱祖国》《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选段,他认为,旋律总是迂回进行的,经典的旋律必然在一定的时间内有逻辑地朝着一个方向运动。关于上行旋律和下行旋律,梁军现场为师生演奏著名歌曲选段,据他介绍,上行旋律刺激大脑,使听众产生振奋、积极的情绪体验。其效果就像音乐中的“兴奋剂”,赋予作品向上的动力,无论是表达抗争、喜悦还是憧憬,都能借助音高的攀升,将情感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下行旋律宛如缓缓流淌的河流,带着宁静、哀伤或沉思的情绪。他以中国古典音乐《二泉映月》为例,阿炳用那饱含沧桑的旋律,以下行音符勾勒出生活的苦难与内心的悲凉。旋律从较高音区滑落,每一下都似重锤敲击在心灵深处,诉说着命运的不公、人生的凄苦,让听众沉浸在深沉的哀伤之中,感受到无尽的落寞与惆怅。

梁军为师生现场演奏著名歌曲选段(通讯员 徐艳萍 摄)
三和弦分解式旋律,是将三和弦的各个音按先后顺序排列构成的旋律。梁军谈到,《红色娘子军连歌》便是三和弦分解式的典型,从诞生至今,《红色娘子军连歌》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愁怨深……”进行曲式的战歌简洁有力,节奏感强,爆发一群以吴琼花为代表的被压迫妇女发出的要反抗、要斗争、要翻身的吼声。
梁军认为,随着音乐的风格逐渐走向多元化、性格化,不少作曲家会在作品中使用一些较为含蓄的特定动机或旋律片段加以展开,如《烛光里的妈妈》中混合进行型旋律和《让世界充满爱》中来源于歌词的动机。这种“情感密码”正是作曲家们在交响乐等作品中呈现的一种独特情感表达方式。
“任何音乐的情感密码,其实都来源于内心。”他说。活动尾声,师生们与梁军互动,就“古诗词即兴编曲的技巧”“如何以词曲判断音乐质量”等问题展开了交流。
审核人 祝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