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许文璨)5月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所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蓝类蔬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张扬勇研究员应邀来访我校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专题学术交流并实地考察科研平台建设。
在题为《甘蓝雄性不育源挖掘及育性恢复系创制》的学术报告中,张扬勇研究员系统阐述了团队在甘蓝种质资源创新领域的最新突破,重点分享了分子标记多基因聚合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经验。其团队育成的"中甘21"等系列主导品种及首创的Ogura胞质不育系恢复系技术,为我国甘蓝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报告期间,他特别结合与我校实验室在种质资源共享、分子育种技术联合攻关等方面的合作经历,强调"跨单位协同创新是突破种业'卡脖子'难题的关键路径"。
在交流互动环节,实验室师生围绕甘蓝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优化、雄性不育性状精准调控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实验室主任徐强教授主持学术报告活动,双方围绕基础共性技术研发、资源信息数据共享进行了交流探讨。张扬勇研究员特别寄语青年学者:“要善用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在种质创新这样的长周期研究中保持战略定力,把基础研究做深,把应用研究做实。”
学术报告会后,张扬勇研究员实地调研了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蔬菜花卉基地等平台,详细了解我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校内基地运行等方面的情况。
审核人 卢刚